追记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的岁月
时间: 2021-05-31 15:05
唐廉诚
1938年国立师范学院开学日在李园合影
1974年,我调到 “锑都”湘中工矿新城冷水江市工作,东郊相距30公里的涟源县(今涟源市)县城旧称蓝田镇(1949年前属安化县),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抗日战争烽火中在蓝田镇艰难创建的国立师范学院,竟是我于1962年考入的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七七”芦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至1938年10月,相继侵占上海、南京、太原、徐州、武汉,威逼长沙。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用所谓“焦土抗战”的“文夕大火”使长沙化为灰烬,省城许多机关和周南、明宪、大麓、兑泽、含光、长郡、妙高峰、达德等中学迁往时称“湘西”的蓝田。蓝田一时人口剧增,名流学子云集。
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容从华北、华东、华中沦陷区疏散到内地的上海、山东、江苏、安徽等大学一批名流学者和青年学生,保留高等教育实力,决定在抗日大后方湘黔铁路沿线城镇创办全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教育部长陈立夫电令留学博士、教育家、时任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廖世承负责筹建,考察湖南。
廖世承
已迁到蓝田的长郡中学校长鲁立刚在长沙书店偶遇廖世承,向他推荐安化县蓝田,说其“安定文化、青出于蓝”。廖世承实地考察后,看重其“既偏僻又交通便利”,远离京广线受日寇干扰少,较安宁,有铁路、公路和涟水水运,同时辛亥革命元勋李燮和之子李卓然表示,可以将其父和李云龙兄弟在蓝田老家李园近百间居室租借为校舍。“磋商半日,即成立契约”,“国师”选址蓝田。
国立师范学院教舍——九思堂
1938年10月27日,国立师范学院在林木隐蔽的蓝田光明山李园正式开学,廖世承任校长。李园为校本部(今涟源市政府所在地),不久在李园以北新建第一栋校舍,为第二院(今涟源市一中所在地),引《论语》“君子有九思”命名为“九思堂”。
廖世承租借学院附近民房开办第一、第二民众学校,向民众和学生家长进行社会教育。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国师”建立了“抗日宣传基站”。国民革命军陆军73军留守处和伤兵医院及15师43团驻守蓝田。近郊六亩塘建有小型军用飞机场。蓝田成为抗战时期全省文化教育中心,有“小南京”之称。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始终未能侵入蓝田。
校长廖世承利用出差、开会的机会,怀揣“国师”校址风光照片广纳各地名师,相继聘请87名教授、46名副教授,这些人在战乱中置生死于度外,不远千里备受艰辛,有的甚至一路要饭,辗转到校任教。如:钱基博、钱钟书、储安平、钟泰、马宗霍、骆宏凯、陈一百、孟宪承、高觉敷、刘佛年、汪伯明、郭一岑、谢扶雅、陈东原、皮名举、沈同洽、汪梧封、周郑章、李祁、陈伟璋、葛祖良、李达、李修睦、谢承平、吴澄华、汪德耀、王兆澄、杨善基、袁哲、金兆均等,蔚为一时之盛。名师数量之多,名气之大,在当时仅次于西南联大。
各省流亡学子冒着风险慕名赴校求学,到1943年“国师”学生达2000多人,以江西流亡学生最多。“国师”学述氛围十分浓厚,最初的藏书是接收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因战乱停办而存放在桃源县的千余册图书。教授请假返乡、从外地聘请教授来校,都布置购书任务。1944年“国师”与哥伦比亚大学交换教育资料,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请求交换资料。这充分体现了国难时期 “国师”师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弘扬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坚强斗志。廖世承院长亲自为《国立师范学院院歌》作词。歌词曰:
国师国师,文化的先进,国民的导师。陶甑人才,作育多士,建树一代良规。忠于为人,勇于克己,披荆斩棘,履险为夷,宏施教泽,百年以为期,千载有余思。 国师国师,青年的先导,建国的良师,爱护幼童,扶植少壮,创立和平始基。诚以待人,义以接物,摩顶放踵,念茲在茲,风行草偃,百年以为期,千载有余思。
特殊年代“国师”校园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1939年11月,29岁学贯中西、精通古今被称为“清华之龙”的钱钟书应“国师”邀请和其当时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已在“国师”的父亲钱基博要求,从云南西南联大转道上海、经香港、广东、广西抵达湖南蓝田,父子同校分别任“国师”国文系、英文系主任,在我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钱钟书住在蓝田光明山谭家花屋将近两年,倾心教学,照顾年迈体弱的父亲,撰写《谈艺录》和《管锥篇》,构思孕育了驰名中外的小说《围城》,出版了《中书君近诗》。现在保存完好的谭家花屋建起了钱钟书纪念馆,树立了钱钟书铜像,纪念这位文学大师。
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生物实验课
名师出高徒,“国师”的学生中,后来许多也成为鼎鼎有名的教授,如湖南文史馆馆员羊春秋、马积高均毕业于“国师”,都成为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又都曾执教于湖南师范学院。
1941年,原来的“国师”统考改为各省自行组织考试,湖南设立蓝田、武冈、衡阳3个考点。“国师”对考生要求“体育第一、德育第二、智育第三”的教育原则很有特色,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留校由体育老师监督,每天打一小时篮球,直到合格。
战时蓝田各机关每遇紧急“看国师的动静”。廖世承一直坚持“非衡阳失守、邵阳告急,本院绝不迁徙”。1944年8月,衡阳会战失败,“国师”师生被迫从相距10余公里的新化县(今冷水江市)沙塘湾资江乘船西迁,设沙塘湾转运站,得到当地民众和船工的大力支持,安全转移到150公里的溆浦县马田坪,借用川军将领陈遐龄的庄园,修缮破损的民宅和祠堂作校舍。当时各大学竞聘名师,西迁后情绪不宁的“国师”教师“星散堪虞”,为“本院之艰苦时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廖世承想将“国师”迁至南京,至少去长沙,由于教育部内派系斗争,新任教育部长朱家骅拒绝廖世承的要求,“国师”定址南岳。1946年“国师”通过水运、公路从溆浦经安化县烟溪镇、益阳、长沙迁至南岳大庙一带,本部在黄庭观。当时疏散到湘西、云贵的大学复员到各大城市,南岳差距太大,使得“国师”名师纷纷改投他校。国民政府经济困窘,纸币贬值,教师工资发金圆券需下山到南岳街上排队向票贩子换取银元保值,排在前面的十元金圆券换一元光洋,排在后面的就要出十二或十三元。
廖世承于1947年辞职又到上海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此后不到三年,“国师”换了6任校长。
“国师”毕业学生主要服务于各省市学校及一般教育行政,待遇清苦,社会各界评价他们“不厌不倦,劳之先之”。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新成立的湖南省政府要求“集中力量在湖南办好一所大学”,即湖南大学,将“国立师范学院、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湖南大学分为湖南师范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师范学院以原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附中)为基础,合并湖南艺术学院、湖南体育学院、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在改革开放中“创办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湖南师范学院发生了重大变化。1983年报经教育部批准,湖南师范学院定名为湖南师范大学。1999年10月合并湖南教育学院。新组建的湖南师范大学拥有15个学院,文、理、工、贸、医等40多个专业协调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国家“221工程”综合性高等学府,跻身全国100所重点大学行列。
追溯我省高等师范学院的源头,全国唯一的国立师范学院是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具有肇始、奠基、创建、开拓之功。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重新确立廖世承校长提出的“国师”“仁爱精勤”校训,一脉相承,是“国师”精神的回归和延续。湖南师院、师大一些系科要提及创始人或当初的领军人物,大多可以谈到“国师”的老师或学生。
今年湖南师范大学喜迎80周年华诞。我以此文向“国师”老前辈致敬、感恩!向母校点赞、祝福!
(作者单位:冷水江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刘见华:《国师,一场蓝田旧事》
鲁建文:《“清华之龙”钱钟书》
李郁林:《谭家获屋:孕育<围城>的“摇篮”》
禹卫文 王晓林 颜新舟:《钱钟书铜像在涟源一中落成》
陈先枢:《长沙珍档解析 国立师范学院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