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事馆员介绍 > 参事简介 > 已故任命制参事

刘策成

时间:2011-02-15

    刘策成,又名刘武,1883年3月出生,湖南省新邵县花桥乡人。毕业于广西优级师范选科,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任教之余治学《庄子》,深受其“疾恶如仇”“去除害马”等思想的影响。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过从甚密,与蔡锷是同乡挚友。
    刘1913年归国,执教于长沙,任驻省会邵阳中学校长。翌年春与教师李洞天、学生匡互生等,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鼓吹革命,蓄藏枪弹,被湘督汤芗铭逮捕。李遇害,刘因得蔡锷力保免死,判刑15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出狱,返校复职,并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历史教员。毛泽东颇喜听刘上课,而刘亦非常欣赏毛泽东“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精神,趣称其是“齿发壮”“志气锐”“思非凡”的“天下奇才”,并赠送《庄子集解》一书,以资鼓励和共勉。
    1920年弃教从政,出任浏阳县县长,次年调任衡山县县长。 时毛泽东在长沙募股创办文化书社,刘获知后倾囊相助,派家人送去银洋300块“入股”文化书社。刘任县长期间勤政爱民,深受当地群众拥戴,有民谣道:“登上祝融峰,水秀山也青;来个好清官,就是刘策成”。离任时,百姓特送“万民伞”,称其为“刘青天”。
    1923年初,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将刘提拔为湖南警察厅长以装饰门面。刘上任后,劝赵应“以民族大业、国家兴亡盛衰、珍惜人才为重”,将被关押的革命青年全部释放。时毛泽东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在湖南组织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赵恒惕深以为患,在4月的一次军警会上部署搜捕毛泽东和工会领袖。刘当时在会,乃于会后连夜通知毛泽东转移,致使赵扑空。
    1924年春,赵恒惕企图收买时任省议员方维夏,遭方断然拒绝。赵恼羞成怒,遂令刘前往逮捕。方亦为毛泽东老师,刘接令后立即给方报信,使其幸免于难。是年12月,毛泽东携杨开慧回湖南养病,赵获悉后派亲信前往抓捕。刘迅速托地下党组织报信并送去100银元,助毛泽东和亲属及时离开长沙。
    1926年,刘仍返讲台教书育人。1929年任湖南省自治处主任秘书,致力于社会救济事业十余年。1938年,蒋经国推行“新政”,开展模范县长评选活动,刘被树为模范县长典型,并应邀撰写《如何做模范县长》一文。1940年蒋介石再掀反共高潮。刘为此心忧如焚,上书蒋介石,主张“团结中共,联络朱毛,集党国之全力,共御外侮”。1941年调任湖南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教授,开始撰写《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1946年以“模范县长”身份赴南京出席国大会议,参会后方知国大纯系假民主,一切均由国民党包办,毫无民意可言,乃虚与委蛇,多不赴会。择居图书馆,专心著作,遂得完成《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一书,并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承印。
    新中国成立后,刘致信毛泽东表示祝贺并提醒其注意庄子所说“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1950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次年受周恩来之邀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3年,凝结刘半生心血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一书在毛泽东的关心下,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被国家图书馆定为藏书。
    刘策成1957年9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