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8年第二期 > 文史述往

我所知道的长沙刘忠壮祠

时间:   2019-11-13 14:11

刘堤洪

回湘省亲,眼见长沙城区许多熟悉的老街区、旧房子、老字号商铺门前架起围挡,于是预感到,耸立的高楼即将取代我儿时的“乡愁”。久远的记忆被无意间唤醒,虽预报有雨,我依然执着一念,赶在风雨来袭之前,去踏访那条曾经生活过的老街。担忧并不多余,挖掘机枕戈待旦,可能随时开进工地,钢爪一舞,浸润经年的历史文化瞬间被连根刨断。行将失去的东西,弥足珍贵。这时候,你会觉得,写几行文字铭记一座城市的历史印痕,拍几张照片留存消逝的风景,意义不仅是怀旧、乡愁那么简单。

老街在长沙古城小吴门西南一侧。临街倚望,栋栋熟悉的楼屋,被挡板合围。斗大的“征”“拆”字刷在墙面,十分抢眼。原本陈旧拥挤,网线纵横的街区,又添几分落寞。面对此景,心里有说不清的唏嘘感慨。毕竟童年和大半少年时代,都与这条街巷有关。孩提记忆中,老街长约三百来步,形状有点像木匠师傅常用的曲尺。一端和宝南街平行,另一头与经武路(现为建湘路)垂直;北边跟伍家井、水风井连通,东头和建湘路、老落星田接壤。从牙牙学语开始,脱口而出的街名,直到发蒙,看到邮差送信,信封上写着“宝南街刘忠壮祠一号”,才接触它的文字语义。刘忠壮祠既是祠堂名,也是街巷名。这种情况在长沙较为普遍,如左文襄祠所在的那条街也叫“左文襄祠”。

“刘忠壮祠”巷比街道略窄,比小巷稍宽。词典将这类小街称之为“闾巷”。一号小院斜对面,地处“曲尺”拐点的庭院是“五号”,当街一面为圆形石拱门,像座寺庙。门内是大杂院,楼上楼下隔成房间。据说,这里就是刘忠壮词旧址,主体建筑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闾巷”路面系花岗岩石板铺砌,本地称之为“麻石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自来水的家庭不多,街尾有间供水站,一分钱能挑两担水。小时候,我们在这里滚铁环、跳房子、唱童谣、打酱油。从没想过街名的来龙去脉,好像天经地义。直到远离故土,乡愁渐浓,才开始查资料、搜百度。世事沧桑,当年街道如今更名为“建湘里”,晓得老地名的人,大抵已是“白发谁家翁媪”。电话问到地名办,年轻人接听,基本上云山雾罩,不知就里。最后求助文史专家,才理出些眉目。


刘忠壮祠

民国著名报人李抱一曾遍访考释省城古迹名胜。据其撰文介绍,落星田宝南街附近建有刘忠壮(松山)祠,“从前这一带都是田土,田中有一石,独立苍然,大家呼着落星石,后来都起了房屋,变成街巷了”。刘松山(18331870),清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字寿卿。随左宗棠远征西北,戍边御侮,匡危靖乱,以功擢千总、守备、肃州镇总兵、广东陆路提督。晋号达桑阿巴图鲁。赐黄马褂,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甘肃安定一战,不幸亡故,赠太子少保,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壮,请在原籍和立功地建专祠,由地方归次崇祀。按今人理解,刘忠壮祠理应设在西北和湘乡县,为什么建在省城呢?一时费解,史料卷帙浩繁,不易找到具体说辞。于是请教学者陈书良先生,豁然开悟。

“原籍”一词,区别于“寄籍、客籍”,属于相对概念。立足一省之内,刘氏原籍为湘乡县;站在朝廷角度,行省即是祭祀对象原籍。援例《云贵总督请建祠折》中,有“故督刘长佑原籍长沙、新宁、郴、桂等处士民先后吁请”建祠一说,可以支持上述解读。刘长佑为湖南新宁县人,故狭义的原籍为新宁,广义的原籍则是湖南省城长沙。参照这个观点,再来考正咸丰、同治年间,遍及长沙的湘军名臣祠堂建筑,如祭祀江忠源、塔齐布、罗泽南等官绅的“十二忠祠”,祭祀骆秉章、张亮基、潘铎的“三公祠”,以及“曾文正公祠”“左文襄公祠”“刘武慎公祠”“席少保祠”等,即所谓“公祠文化现象”,不难得出合乎情理的答案。《湖南通史》评述:“同治中兴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多为儒士,崇尚理学,高度注重价值传承。为将忠义血性,忠君卫道的意志发扬光大,把民俗民风纳入激励褒奖范畴。他们视楚南(即湖南)为湘军故里,奏准朝廷,在湘中及湖南省城广建庙宇、祠堂。‘自军兴以来,楚南建专祠者不下十余人,附祀者且数万人,忠义之盛,自古未有也。’”文章分析“公祠文化现象”的成因时,逻辑上定义官方动机,客观上厘清了“原籍”与“文化礼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刘松山为例,过去为顺应一时需要,被贴上为封建王朝效力用命的标签。现在来看,刘氏为经略西北,巩固边疆,捍卫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版图建立了功业,在“原籍”省城长沙建立纪念性祠堂是无可厚非的。

旧街区被拆迁的现实固然不可改变。作为补救,建议地方政府在著名历史遗址的地方树立标志,铭记历史,留住一些遗迹遗址,把厚实的历史资源,交给未来继学传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