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4年第二期 > 文史述往

与衡阳有关的三种古典名曲

时间:   2014-08-05 16:08

甘建华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中有三种与湖南衡阳有关,这就是《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和《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伊山寺隐藏在衡阳县杉桥镇伊山村连绵的山峰之中,自然环境幽雅。远远地就可看到寺前那株松树,径围差不多3米,冠高有30多米,形状有点怪。伊山寺是全国百大古寺之一的千年古寺,说是为纪念淝水之战功臣、右将军桓伊,有读书台、弄笛楼、翠颖阁等与桓伊相关的古迹名世。寺门刻有晚清名士王闿运所撰对联:“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寺内木柱曾有一副嵌名联,也是王闿运所撰:“伊佛现身,好向菩萨参妙谛;山光扑面,更崇晋相透玄机。”

  桓伊,笛曲《梅花三弄》的作者。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说野王,东晋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人。他是一个有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为什么来到衡阳了呢?

  桓伊之父,就是历史上那个重九登高避祸、剑刺瘟魔的汝南桓景。晋哀帝(362-363)时国内动荡不安,桓景举家避祸,南下隐居衡阳30里外的云锦峰。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云:“晋永修烈侯桓叔夏读书处也,一名桓山。”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名臣言行录》云:“向子忞居伊山,乃桓伊书堂。”明代天顺五年(1461),李贤、彭时等纂修的《大明一统志》云:“伊山在(衡州)府西三十五里,晋桓伊读书处,亦名桓山。”清代道光九年(1829),寺僧朗明和尚主持重修寺庙并作碑记:“因桓伊读书于此遂得名,创自晋太元间慧持禅师,宋徽宗时敕赐景德禅寺。”

  桓伊喜弄笛,其吹笛出神入化,曾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琴曲《梅花三弄》即据其笛曲改编,艺术性和技巧性都达到了高度一致,在中国十大名曲中流传最广。《晋书》上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杜牧《润州》诗中有“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之句。苏轼有词:“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春梦。”

  桓伊后来考取了功名,曾任淮南太守、豫州刺史。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在前秦苻坚率军大举南侵时,奉宰相谢安之命,与谢玄、谢石带领8万北府兵迎战,杀散、歼灭前秦军70余万人,史称“淝水大战”,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嗣后功成身退,隐居衡阳伊山。

  晋太元年间(约公元390年前后),县人在此建云锦庵,是为湘南第一寺。桓伊殁后,晋安帝(397-419)纪其功,扩建云锦庵,定名伊山寺。“伊山八景”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古寺香火至今不绝。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约782-852)曾南来衡州,写下《游伊山寺》一诗:“晋代衣冠梦一场,精蓝往昔读书堂。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也曾写下《伊山》两章,一曰:“心识回峦外,沿溪曲径深。云烟开绿亩,金碧动青林。香篆迎风入,钟声过鸟寻。萧清初觉好,风雨更幽岑。”一曰:“读书云外迹,梵刹劫前宫。蕴藉清歌日,萧条夕磐中。古今藏客泪,勋业寄真空。牛首虚天阙,何因卧懒融。”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伯牙心法》)。《梅花三弄》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清洁崇高的品质,能在严寒中抵御冰雪风霜的侵袭,在万物凋零中绽放芬芳的花朵,对大自然充满无畏无惧的精神,借此抒发一种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

  当代乐人姜育恒演唱过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歌词这样唱道:“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从通俗歌曲的角度来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然而毕竟少却了古人的高格雅意,品位高下自见分晓。

 

潇湘水云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大书法家米芾在《潇湘八景图诗并序》中,称“(洞庭)湖之南皆以潇湘为名”,对这一带的风景有如下的描写:“洞庭南来,浩渺沈碧,叠嶂层岩,千里衍绵,际以天宇虚碧,杂以烟霞呑吐。风帆、沙鸟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气不同,四时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

  潇湘是山美水美之地,候雁南限之地,雨多湿润之地,诗画素材之地,曾经孕育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与衡阳有关的第二首名曲《潇湘水云》,就是南宋浙派琴坛始祖郭沔来衡阳创作的。

  郭沔,字楚望,南宋浙江永嘉(今温州)人,生活的年代大约为1190年至1260年,对我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明代中叶以前各类琴谱集里所传的琴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他整理、创作和传授的。

  嘉泰年间,郭沔在南宋主战派大臣张岩家做清客时,张岩收藏有“阁谱”和各地通行的“野谱”,这对郭沔开阔眼界,广泛学习传统,提高艺术修养,可谓难得的资料。其间他创作了大量新曲,著名的除了《潇湘水云》,还有《秋鸿》《飞鸣吟》《泣沧浪》《春雨》《秋风》《步月》等,大多为即景抒情之作。他的直系传人刘志方及再传毛敏仲、徐天民等人,后来都成了一代宗师,形成古琴史上影响深远的浙派。

  开禧三年(1207),宰相韩侂胄为了收复失地,免得每年向金人朝贡,发动了“开禧北伐”,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种种矛盾,结果以失败告终。战败后,南宋政府答应了金人的无理要求,用韩侂胄的头颅和岁贡三十万两白银签订了“和议”。郭沔的主人张岩因此案牵连而罢官,他便隐居于湖南南部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远望九嶷山云水奔腾的景象。

  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此山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的人。他感慨时势飘零,满怀愤国忧世之情,却只能观潇湘二水水起云涌,遥思故国。“每欲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于是作《潇湘水云》以记之,这首琴曲被认为是爱国思想、艺术性和技巧性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潇湘水云》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共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尾声。现存琴谱多达50种,经过许多琴家不断加工,艺术上更臻成熟。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自明初问世以后,数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琴谱专集都收载了此曲,并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之作。

 

平沙落雁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50余种。它的作者毛敏仲,生卒不详,名逊,南宋浙江三衢人。初学江西谱,后师从刘志方,远承郭沔浙派琴风,在当时很有名望,所作传世名曲很多,主要有《渔歌》《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禹会涂山》等。他与徐天民同为司农卿杨瓒门客。元兵破临安后,追随先师郭沔的足迹,曾隐居衡阳郡十余年。后去元大都(北京)求功名,未果,客死于馆舍。

  宋代刘清之、廖行之修纂《衡阳图经》云:“南岳名峰七十有二,雁峰为首,岳麓为足。”清代王闿运在同治《衡阳县志·承水》篇中说:“自唐以前,皆云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今衡桂以南,宾鸿成阵。或疑回雁之说,乃云以峰势回翔得名,斯未喻古今之物候耳。”“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可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文人们的视觉和想象中,却是极富文学意义的有趣题材。后汉黄宪《遇渔篇》是最早吟咏衡阳雁的诗篇:“潇湘秋兮沄沄,芙蓉落兮雁南宾。”唐代柳宗元《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云:“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人毛会建流寓衡州,尝作《回雁峰》一诗:“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回雁峰侧有一座美丽的东洲岛,犹如一艘巨舰飘浮在奔流的湘江中,秋冬季节,江水消退,小岛南端便袒露出一方很大的平整沙滩。天气晴朗的时候,大雁总在回雁峰附近的上空列队飞翔,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十分壮观。雁儿们飞累了,便降落到东洲岛沙滩上歇息,好一幅平沙落雁的奇观,是谓“潇湘八景”之一。

  南宋时,蜀僧牧溪(约1207-1291)作《平沙落雁图》,在横幅1米的宽阔画面上,远方的雁群依稀可见,近处则有4羽形态各异的大雁,表现了日暮时分和湖边湿润朦胧的空气。作品大量留白,点睛之笔偏于画面一角,给人留下一种空蒙清寂的韵味。这幅画后来流入日本,对日本绘画界的影响非常大,现为山光美术馆收藏。

  毛仲敏寓衡期间,目睹此情此景,历数年心血,创作了《平沙落雁》琴曲。明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这样解题:“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平沙落雁》除了曲调流畅动听,还因为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所理解,所以成为我国经典性曲目之一。

 

 

 

 

                         (作者单位:衡阳市湖湘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