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4年第一期 > 名人轶稿

杨树达致鲁实先函

时间:   2014-07-29 17:07

梁小进整理

 

杨树达

 

鲁实先

   

  整理者按:以下所刊杨树达致鲁实先函六通,系19471948年我国著名文字学家杨树达与著名学者鲁实先的通信,均为未经刊发的稿件。这些信札由鲁实先之子鲁传先所藏。近日《文史拾遗》副主编陈先枢先生拜访鲁府,摄下了这些信札,嘱余点校之,并请余德泉先生进行了审读,现整理发表于此。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湖南长沙人。晚清戊戌时期入长沙时务学堂,1905年留学日本。1911年归国。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文字学研究,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教授。1949年后,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有《马氏文通刊误》《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高等国文法》《词诠》《汉语文言修辞学》《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等。

  鲁实先(19131977),晚年号瀞庐,湖南宁乡人,鲁涤平之侄。早年入明德中学,17岁始自学二十四史和各种史籍。1937年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纠正日本汉学家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各种谬误,产生很大影响。杨树达为之作序,称“超越前儒,古今独步”。194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时称“娃娃教授”。1950年赴台湾,历任东海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作丰富,有《殷历谱纠譑》《历求卮言甲集》《刘歆三统历谱证舛》《卜辞姓氏通释》《殷契类选》《殷周金文汇纂》等。

  这批信函,是杨树达与鲁实先之间关于学术问题的部分交流,反映了两位著名学者之间亲密的学术关系,堪称湖南学术史的宝贵资料。      

   

复鲁实先

  实先吾兄左右:

  奉示悉。前闻潘兄言兄居城甚久,惜不及知,竟未能奉访畅谈也。顷来卧病十余日,昨愈,脚尚无力也。尊书叙已有粗稿,惟尚须修饰,拟少缓再行奉寄。大箸一册及近著《金文说》附上,乞詧〔察〕收为荷。手颂

  大安。

                               弟树达再拜 十八日

   

致鲁实先

  实先吾兄左右:

  想抵南昌已久,早开始讲授矣。所授何科?余暇能著书,所深幸也。拙著已缄彭君,请其寄上,不知已到未?尊著叙文不知何时脱藁[稿]?颇望于一个月内见寄,因书已大致排完也。《纠譑序》今得始定稿,今寄上,恐不足用也。手颂

  著安。

                      弟树达顿首 丁亥十二月七日

   

致鲁实先

  实先仁兄左右:

  七日寄一札,附《纠譑序》文,不知已递到否?接奉〔捧〕淮南书,彭君已寄来否?叙文何日脱稿?盼之盼之。大示具承一切。广州事,明春南行时当一与谈,好在是下年度事,此时尚早也。复旦用达文入学报而绝不理达,并报亦不送一分,殊为无理。前兄云去函询问,不知有无复音?文字现由兄交去。此责任似仍当由兄负之。如万分困难,不便作信,亦乞见告,达另行表示可也。余君辨证,何时可寄,亦乞示知,幸勿搁置不理也。手颂

  []安。

                                   弟树达再拜 二十一日

  末节所言,极佩卓见。我辈纵无理,亦不必与鸡鹜为群也。

 

复鲁实先

  实先吾兄左右:

  奉大示,敬悉一切。章友三君亦已有信来,说明此事。达所怪者,出版后不寄杂志,报酬之说并非所深计耳。今杂志亦已补寄来矣。承允为拙著作序,至感。书坊排印颇迟,但阳历三月内交下大序,尚来得及,不必待再板[版]也。大示云当摆脱靳中,极佩卓见。人生数十年,不做最急要事,而为无望之事耗去时间,何等不值得也。兄知〔智〕已及之,望仁能守之耳。

                                       弟达再拜 二月六日

   

致鲁实先

  实先仁兄左右:

  前寄一札,谅达文几。《学原》杂志专讨学不论政,其主持人嘱弟向兄索稿,以增光采。稿酬颇丰,又文到即酬,颇能优礼,不知能见允否?如承投稿,乞寄京八宝前街体育里国史馆丁实存君为荷。承允序拙著,甚荷,不卜月内可脱稿否?即颂

  撰安。

                                    弟树达顿首 三月六日

   

复鲁实先

  实先吾兄左右:

  接奉大箸,深佩深佩。不知下年仍拟作南昌之行否,甚以为念。余君提要辨证,时须参考。此间工友胡连生,与尊居甚近,特嘱于其归省之便,来尊处领取。如承检交,是为至荷。手颂

  暑安。

                             弟树达再拜 八月十六日

             

 

 

(整理者为本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