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2年第三期 > 三湘人物

熊希龄与维新运动

时间:   2015-08-07 15:08

夏长阳 

  熊希龄(18701937),字秉山,人称熊凤凰,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自幼聪明,五六岁时已露锋芒。《三字经》和《百家姓》,他只用几天时间就能背熟,对诗文相当精通。1889年,他中进士,1891年考中翰林,与张謇同榜。光绪帝在其考卷上批道:“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五大洲杰作也。”1896年,他从北京回到湖南,积极参加维新变法,创办了湖南时务学堂,并任《时务报》总编辑,后来当上中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937年病逝于香港。

 

戊戌维新时的熊希龄

 

  在袁世凯时代,袁世凯对熊希龄极为器重。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袁世凯举荐熊希龄为东三省盐运使。19123月,袁世凯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由唐绍仪组阁,委任熊希龄为财政总长,唐绍仪变更,袁世凯又任命熊希龄为热河都统。 

  热河地区,在清初时仅设热河厅,后改承德府,设都统,民初改特别区,仍设都统。熊希龄上任后,将热河都统公署改为热河行政公署,迁入避暑山庄办公。 

  避暑山庄,风景幽美,极若西湖,有很多建筑:万壑松风,驯鹿坡,勤政殿,戏楼,文津阁,水榭,观莲所,四知书屋,五代五福堂,水晶宫,万树园,烟雨楼等,与北京宫殿相仿。19137月,袁世凯又调熊希龄为国务总理。此时的袁世凯表面上对熊希龄很关注,内心却有阴谋。熊希龄被蒙在鼓里,其实袁世凯暗地派司法总长许世英调查熊希龄送给袁世凯亲信姜桂题乾隆皇帝折扇之事,事情不大,却构成袁世凯挟制熊希龄破坏国会和解散国民党的圈套。191310月,袁世凯以军警数千人冒充公民团包围议会,强迫选举其为正式总统,立即着手筹划解散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113日上午,袁世凯约熊希龄到总统府商量解散国民党的事情。迫于袁世凯的威慑,只好听从袁世凯的摆布,同意解散国民党。熊希龄从国民总理位置下来后,放弃从政,办学从教,做慈善工作,直到去世。 

  熊希龄从小性格文静孤僻,喜欢沉思默想。虽有山里人的执着和顽强,但不像别的孩子喜欢耍刀弄棍,喜欢打架,喜欢看杀人割耳朵,喜欢跟大人赶着猎狗进山打野猪、豹子、黄麂和箭猪,看鲜红的血怎样从野兽的伤口流出来,看猎狗怎样咬断野兽的喉管,更不喜欢爬到凤凰红岩城墙上去看屯丁戍卒怎样在腿上绑沙袋,头朝下脚朝上从城墙上倒栽筋头练武艺,也不喜欢看苗人格斗时喝鸡血酒与不守妇道的女人沉入深潭等一系列野蛮风俗。他喜欢去看苗族妇女做绣花鞋,织花带,到铁匠铺去看铁匠打制长矛大刀和锄头搭耙,看篾匠破篾编织各种各样工艺品,看木匠做花窗竖木屋,看染匠将白布染成各种颜色,看补鞋匠拿着长锥子缝制的钉子鞋,看人酿烧米酒和瓦匠烧瓦,喜欢听大人讲凤凰苗族英雄的故事,喜欢听外面的新鲜事情。他的幼年教育,得益于本县儒生陈玉如。 

  陈玉如与他祖母同宗,是一个落第秀才。他仕途虽然不顺,但很想培养出一个金榜题名的学子。他见熊希龄十分聪明,读书也十分用功,便非常喜欢教他。熊希龄7岁那年,父亲见凤凰地处偏远闭塞,文化落后,对他的教育很不利,便将家迁到沅州府治怀化的芷江城。父亲是一介武夫,擅长射箭舞刀和骑马打仗,但有重文轻武思想,对科举相当神往。他不希望儿子重武轻文,另外寻求飞黄腾达之路。他要熊希龄弃武从文。 

  芷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西汉时就设为元阳县,比凤凰建县早。三国时改为舞阳县,明朝并于沅州,清乾隆年问改为芷江县,为沅州治所。清清的舞水河从城中流过,碧绿的河中有一个洲,过去这洲上有一个用铜铸就的犀牛,给芷江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古老的风雨桥与妈祖庙、文庙会馆,给芷江蒙上神秘文化的面纱。芷江当时是湖南通贵州、云南、四川的必经之道,是调换船只车马的一个大站,因而带来芷江的繁荣,成为五溪大湘西的一个重要古城。今天的和平文化、妈祖文化,给芷江带来了福音,带来了辉煌。 

  熊府坐落在青龙街,面对舞水河,环境极其幽雅,是一座三进三院的旧式房子,进大门二门后,到了第一个院落,有一口不大的天井;第二进也有几问房子,里面也有一口天井,比第一口井大。第三进房子才算正屋,敬神祭祖全在这里。正屋大厅中,挂着熊希龄父亲熊兆祥的一排二十枝鸟羽铜簇的长箭,使人想起那种划空而过的呼啸声,两边还挂有刀剑长矛之类武器。一些字画装饰其中,显示出熊氏家族是文武双全的家族。 

  熊希龄到芷江后,父亲带他到城内各处走走,满足了他的好奇心,紧接着便正式关门开始读书了,每日必须有顺序地练字、绘画、读书。父亲对熊希龄的管教不但非常严厉,而且也很得法。他不仅长了见识,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过后不久,父亲便将他送到芷江比较有名的塾师龙弼臣、潘大任主持的私塾学校读书。在这里,他不仅读完了“四书”“五经”,读完了《二十四史》,还学了绘画、对对子,能写洋洋千言八股文,特别是还能作诗吟联。后来给他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沅州太守朱其懿。朱太守是江苏宝山人,1883年来芷江任沅州太守。他本人没有考起进士,但读过大量书籍,研究过不少东西,很有学问。他是承袭先人之职来芷江沅州府任职的。他长得高大,对人却很随和。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他颇有想法,对清政府专制统治十分不满,要求知识界能开议论天下事的风气。为了挽救国家危机,他认为只有变革才有出路,只有兴学培养科技人才,国家才能强盛。熊希龄父亲在朱其懿的影响下,十分重视教育。熊希龄15岁那年,在朱其懿主持的沅州秀水书院和沅水校经堂举行的院试上,名列榜首,被取为第一名秀才。通过这次考试,朱其懿对这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充满着希望,他亲自到熊府接他去沅水校经堂读书。读书期间,先生在课堂上讲述曾国藩击败太平军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还指导他阅读曾国藩家书和左宗棠日记,有意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来,熊希龄把曾、左二人奉为楷模,向他们学习,立志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为熊氏家族争气,为故乡凤凰争光。 

  1889年,熊希龄19岁参加长沙省试,取得优异成绩。1891年,他参加省城乡试,考中举人,这是他踏上仕途的第一步。1892年,清政府在北京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应试者必须有举人资格。这次考试,熊希龄很顺利地考中贡士。但他并不满足,在后两年中,他考取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是明清两朝的“储才之地”,掌管编修国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等事。按照清朝规定,庶吉士必须学习三年之后才能考散馆,可他放弃了,要求到前方去参战。 

  清朝光绪政府软弱无能,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尤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大家认识到这是丧权辱国。爱国有志之士纷纷弹劾李鸿章,并上书清廷,要求毁掉该条约。在这个时候,资产阶级的改革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发出了强烈的救亡吼声。1894年冬天,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后,18954月,康有为、梁启超趁着各省举人齐集北京应试的机会,发动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指出清政府向日本求和,势必“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而在目前“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这次上书,虽被拒绝代呈,但却揭开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除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上书外,在这民族灾难深重之际,年轻的熊希龄也几次上书,慷慨陈词,反对甲午战争后向日本妥协投降,渴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的侵略,反对清朝政府的投降政策,认为那是养虎贻患,后患无穷,只有振兴国家,才是根本之法。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他与张謇一起弹劾李鸿章,坚决反对与日本讲和,结果遭到斥责。于是他俩决心从维新变法人手,兴实业,办教育,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从而使人民摆脱贫困,使国家摆脱外侮。 

  张謇虽比熊希龄年长17岁,但他的思想却与熊希龄非常接近。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对熊希龄一生的政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是江苏南通人,16岁考中秀才。1876年在军统领导吴长庆幕中任文书,1880年随军移往山东登州,认识了袁世凯。1885年中举人,1894.年赴京应试,与熊希龄同科。考官是翁同稣,他对张謇期许很高。张謇引经据典,论述精辟,翁同稣看后击节赞赏,挥笔批下几个大字:文气甚志,字亦雅!由于他名望大,考得又好,被录取为一甲头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名次远在熊希龄之前。未等张謇高兴几天,这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了。光绪主战,慈禧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却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兼任军机大臣的翁同稣跟翰林院的张謇和熊希龄等人义愤填膺,屡屡在朝廷发表激进言辞批评李鸿章。李鸿章迫于压力,让北洋舰队跟日本人干了几仗,结果吃了大亏。正当朝廷吵得一团糟时,1895年初春,张謇受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去通州创办纱厂。张謇很高兴,邀熊希龄一路同行,但熊希龄因有陈宝箴儿子陈三立的邀请回到了湖南,没有去通州。 

  1895年春天,湘江已经涨上春水,岳麓山上的枯木已经开始发芽,呈现出嫩嫩的绿色。长沙城里早已有了生气,一批有志之士在大街小巷里不停地穿梭着,好像要为死气沉沉的湖南闹一点气氛来。 

  1896年秋天,熊希龄在陈三立的鼓动下,回到了湖南长沙。那年他26岁,就是这一年,他结识了谭嗣同和唐才常,认识了陈三立的父亲——湖南巡抚陈宝箴。这一年长沙的秋天,高温酷暑仍没有减退。骄阳似火,大街小巷热风肆虐,火气袭人。在这个大热天里,熊希龄穿一件纺绸长衫,满头大汗地在陈三立陪同下去拜见湖南巡抚陈宝箴。 

  64岁的陈宝箴,听说这个湖南当年的神童才子来到,亲自到大门口迎接,熊希龄感动得热泪盈眶。陈宝箴热情地接待了熊希龄,问若想在湘中推行新政,他有何见教。熊希龄说:“在湘中干一番事业,晚辈十分高兴,愿助老伯一臂之力。”陈宝箴听后,满脸笑容地赞许说:“你是湘中俊杰,好好干,一定会大有作为! 

  在陈三立的联系下,熊希龄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一批湖南籍的年轻人走到一块来了。 

  谭嗣同和唐才常是湖南浏阳人。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从小博览群书,并且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鄙视科举,爱好今文经学,特别喜欢王夫之。他幼年丧母,被继母所虐待,孤独凄苦,养成了孤高叛逆顽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长大后,他在中国大地上度过十年的旅行生涯,瞻仰了故哲先贤的陵墓,接触过很多文化人,深深地体验到历史的兴衰,发出了“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廓犹是,人民复非”的感叹,产生了强烈的变革现实的愿望。他的博学多识和叛逆性格,使他的见解特别深刻尖锐,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尤其猛烈,成为同时代人中的杰出代表。唐才常与谭嗣同早年同时就读于浏阳学者欧阳中鹄的门下,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不过他只是浏阳一个穷教书匠的儿子,出身不同,却不妨碍唐、谭二人成为亲密无问的朋友。1892年,唐才常应四川学使瞿鸿机的聘请,充任瞿的子女业师,后来他成为张之洞办在湖北武昌的两湖书院的高材生,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并参加了总督卫队协统的幕府。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求和,唐才常以愤怒的心情斥之为“奸臣卖国,古今所无”。他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认为不变法不足以图强。1896年,是湖南大旱之年。田野山垄的禾苗像火在燃烧,颗粒无收,饥民塞道,救灾自然成了当时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湖南巡抚陈宝箴没有心思开辟新学,实行新政,想方设法筹措大米,救济灾民,动员乡民以柴、煤换米,或种植红薯和土豆,等挺过了这一关,陈宝箴才有时间搞湖南新政。 

  当陈宝箴上任湖南巡抚抗旱救灾缓一口气下来之际,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坚持维新的志士与陈宝箴儿了陈三立紧紧地握手在一起了,经常聚在一块探讨湖南新政方案。 

  思想极其活跃的熊希龄成了陈宝箴衙府的常客,面对这位已经64岁的老人,他的救国救民的愿望更加强烈。在他眼里,陈宝箴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地方官吏。晚上,黛蓝色的天空嵌满了闪着光亮的星星,仿佛一颗颗夜明珠,一轮圆月特别的亮,将东方照得通明。在陈三立的陪同下,熊希龄和陈宝箴各坐一张竹椅,在院子里摇扇纳凉。熊希龄谈到北京的形势,谈到李鸿章与日本签署的《马关条约》,谈到钦差大臣刘坤一在山海关抗击日寇的故事,谈到慈禧六十大寿不管前方战事吃紧还悠闲地看戏三天的情形,声调一阵比一阵高,像是声讨,像是控诉,像是责骂,像是批判和斗争…… 

  陈宝箴一边听一边劝他息怒,然而年轻气盛的熊希龄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更加激愤:就是杀头,我也要骂出来!由于天气热,熊希龄脸上的汗水一滴滴地往下流淌,使劲地摇着蒲扇也无济于事,穿在身上的那件纺绸长衫早已湿透。陈宝箴也十分兴奋地对他表态:我不会将你辱骂朝廷的事报告上去,让你的实际行动来开展新政,使沉寂的湖南如春潮一样涌动起来。接着,陈宝箴向他详细地阐述湖南新政的一些想法和方案,以开化湖南为己任,锐意整顿,加速湖南新政步伐。他并决定创办和丰火柴公司,招商引资,合伙入股,命名湘善证和丰公司;成立湖南矿务总局,采掘湖南丰富的矿藏资源,积极发展湖南地方民族矿业;设立湖南电报局,架通长沙至湖北蒲圻450多里长的电线,建一个机器制造公司,一个发电公司。有这些想法后,谁知碰上天旱,将陈宝箴折腾得喘不过气来,无法去实施。没有办法,他只有先指挥抗旱和筹措粮食,想尽一切办法去抢救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陈宝箴的这一系列想法得到了学政江标的支持,并雷厉风行地在教育领域率先进行整顿,要求在生员的初试主课中,加上地理和数学两门科目。对校经书院强调时务和科学,对八股取士予以摈弃。江标还提议创办《湘学报》,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宣扬谨慎的改革纲领。浏阳的谭嗣同和唐才常建成了算学馆,为时务、商务、税务等培养人才,将种桑、养蚕、缫丝等先进方法面授乡民,同时对水利、机械、耕种等科学也有讲求,等经费充裕后再聘教师,购置仪器,讲授地学和化学等知识。这个算学馆的开办,可谓是湖南新学的开端,这对全省的维新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熊希龄听陈宝箴介绍后,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他想立刻进入维新角色。他很快提出在洞庭湖和湘江发展航运事业,以清政府颁布的《内河航行章程》为依据,以尽快的速度发展湖南的航运大业。 

  经过两年的努力,18984月,轮船开始在长沙、汉口、湘潭、常德、岳州和湖北沙市等处通航,在湖南内河开创了第一个航线。这是当时湖南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两年期间,湖南先后建立了湖南武备学堂,创办了时务学堂和《湘报》,成立了南学会,这些动作来自于一批积极推动维新运动的有志之士,他们是:陈三立、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蒋德钧、皮锡瑞、李维格、欧榘甲、梁仁铸、毕永年、樊维、王铭忠、邹代钧、何来保、戴德成、韩文举、叶觉迈等。 

熊希龄与时务学堂教习合影。左起:叶觉迈、谭嗣同、王史、欧渠甲、熊希龄、韩文举、唐才常、李维格 

 

  他们经常联系与聚集,左右着湖南维新运动的局势。康有为、谭嗣同和陈三立同年,长于其他人。当年唐才常30岁,熊希龄27岁,梁启超却只有26岁。这些人物的招纳全是陈三立的功劳。喜欢结交朋友的陈三立胸怀大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发挥与当世贤士俊杰交流的特长,协助其父招贤纳士。一时间,贤哲朱昌珠、黄遵宪、张祖同、杨锐、刘光第等人先后来到湖南,将三湘四水搅动得哗啦啦地响,满天下都能听到湖南的声音。 

 

 

 (作者单位:怀化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