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2年第二期 > 文史述往

长沙城建大事记(上)

时间:   2015-08-12 09:08

(公元前475年一公元1850) 

 

陈先枢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长沙始建城邑,并为楚南重镇。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判断,战国时期长沙城的位置和范围是:东在黄兴路和蔡锷路(今名,下同)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这一范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19871988年,在五一广场地下商场工地,发现战国水井4口。在其附近的中山商业大厦工地,也有战国水井发现,并发现一处陶器作坊遗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番阳令吴芮被封为长沙王。临湘县(今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载:“是城即芮筑也。”吴芮修筑的土城,南城墙约在今人民西路稍南;北城墙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东至东庆街、东正街,东北角到小吴门附近;西滨湘江,西北角到了大西门,略成正方形,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临湘故城宫署在今五一广场一带。1996年五一广场东南角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出土了西汉“安乐未央”文字瓦当和卷云纹瓦当,次年西北角科文商厦建筑工地又出土了东汉“府君高迁”文字瓦当、瑞兽纹瓦当和滑石质建筑构件。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吴著的太傅。故居在今太平街太傅里,古名濯锦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湘州郡廨西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旁有一脚石床,才容一人坐,是谊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树一。” 

  ▲西汉前元二年(公元前155),汉景帝封刘发为长沙王。传说刘发由于挂念他的两个母亲程姬和唐姬,就派人运米去长安,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选择城东的高地筑台,以便时刻登台遥望。由于刘发死后,追谥为长沙定王,故名定王台。台之一侧建有大型宫廷园林——蓼园。 

  ▲西汉初年,在湘江西岸三汊矶筑三石戍城(古营寨堡垒),至今留有土城遗迹和夯土城墙千余米(今人误以为北津城) 

  ▲西汉后期,在今大西门至通货门外湘江中的靠岸之处,筑水城,名“北津城”。五代时改建成长八九里的长堤,名“成功堤”,内辟成港湾,“风涛无虞,内泊贾舟”。宋末,元军围长沙,堤被摧毁。明代修复,改称“保城堤”。保城堤内江水直通藩府藩城堤外的护城河,船只可达堤下街。 

  ▲魏晋六朝(220589),长沙城垣有所增益。其城垣内除原有汉朝的临湘旧治外,尚在南墙外下黎家坡以北设有新治。 

  ▲三国吴国(222280),长沙是吴国西陲重镇,建有许多贸易集市。商人争相租赁集市摊位,摊主需向市吏缴纳“地僦钱”。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孙吴简犊中,有不少“临湘(长沙)谨列邑下居民收地僦钱人名为簿”的竹简,地僦即集市摊位。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止蜀汉入侵长沙,在临湘(今长沙)县湘江西岸岳麓山东南置湘西县。县城位于今岳麓区黄鹤村,东临湘江,西靠麓山。地势高凸,呈橄榄状,长约1.5公里,宽约0.5公里,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今城址中部和南北两端保留夯土城墙的残迹,城址四周地势低凹,有水沟环绕。隋大业三年(607)湘西县并入衡山县(辖今湘潭、湘乡、衡山) 

  ▲三国吴宝鼎三年(268),亦即西晋泰始四年(268),剡县(今浙江县附近)僧人竺法崇禅师于岳麓山山腰创建慧光明寺,后改名麓山寺,是佛教人湘最早的遗迹。 

  ▲隋唐时期(581907),长沙城垣外四周绕有水面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有桥梁,城墙辟有多座城门,城垣东至小吴门、浏阳门,南至南门口,西沿大小西门附近,北为司马桥、戥子桥、活元桥以南。今青少年宫后的六堆子即为唐代北门长乐门的遗址,司马桥、戥子桥诸桥为跨越护城河的桥梁。在今碧湘街与西湖路之间辟有碧湘门。东城墙上辟有浏阳与醴陵两座城门。 

  ▲唐代(618907),长沙的驿道直通南北。据《元和郡县志》载:由长安南行3130里至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折东南行570里至岳州府(今岳阳市),又550里至潭州(今长沙市),又460里至衡州(今衡阳市),又370里至郴州,一直延伸到广东。 

  ▲唐贞元十八年(802),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杨凭在今古稻田一带营建东池,为一水光潋滟、山岛耸峙的大型园林,是潭州官府宴客观游之所。杨凭离任时将东池授予“宾客之选者”戴简。戴得东池后,在南岸半岛上筑“戴氏堂”。元和元年(806),适逢柳宗元谪永州司马,路过潭州,戴氏将其延至府上,宴请之间,得柳氏《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长沙为马楚王朝的都城,北城墙扩至今开福寺以南湘雅路一带。到北宋时长沙城围曾达“二十二里九步”。 

  ▲后梁开平元年(907),楚王马殷于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储水,号日龟塘(今圭塘),溉田万顷。其后堤坏岁旱,宋绍兴七年(1137)守臣吕颐浩再募修复,以广耕稼。 

  ▲后唐天成二年(927),后唐朝廷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仿效天子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筑园林,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成为五代时期10个封建割据国家之一,史称“马楚”。楚王宫建在今马王街所在地,其旁小瀛洲即马氏宫廷园林。 

  ▲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开福寺,并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 

  ▲后晋天福四年(939),马希范扩建会春园,以作避暑胜地,其费万钜,占地数千亩。会春园内,有嘉宴堂、金华殿、碧浪湖、紫薇山、祓禊亭、流怀亭等十六景。又在小西门外筑天策府,府内有天策、光正等十六楼,天策、勤政等五堂,壮丽前所无比。 

  ▲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潭州知州朱洞在原五代末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建立岳麓书院。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真宗赐名岳麓书院,从此书院名闻天下,名列全国“四大书院”之首。以后历代屡毁屡建。 

  ▲北宋宋仁宗年问(10231063),潭州修筑子城受到宋仁宗嘉奖。胡宿《内制集》载:“潭州通判李丕绪修筑子城,甃砌完备,知州任颛奏上,仁宗敕云:‘汝受任湘中……增完城壁,就浚池隍,悦使有宜,乐成无射,条闻来上,嘉叹良多。’” 

  ▲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于今西文庙坪处改筑庙学为州学。明清改为长沙府学。长沙府学宫最后一次大修在清同治五年(1866),由巡抚李瀚章主持,规模较昔更为宏敞。今存“道冠古今”石坊。 

  ▲北宋嘉祜年问(10561063),在驿步门外湘江之滨建八景台,遗址在今五一大道湘江大桥之东引桥附近。八景台上摩画宋迪“潇湘八景图”。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讲学岳麓,又在八景台边建有二亭,登临观景者日多。 

  ▲南宋(11271279),长沙制墨业发达,城内形成多处制墨业的集中地区。陆友《墨史》载:“州之大街之西,安业坊有烟墨上、下巷;永丰坊有烟墨上巷。”尤以著名墨工胡景纯制造的胡氏墨“千金獭髓”最为有名。 

  ▲南宋绍兴二年(1132),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纲着手修复城垣,以长沙城太大,难于守备为由,奏请将城垣截去三分之一。次年接任的折彦质又奏请此事,后直至景定元年(1260),向士璧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时,这个截城三分之一的工程才得以完成,即北城墙移建至今湘春路一线,长沙的城围便缩小到了“十四里有奇”,基本接近明清城垣。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贬居长沙的抗金英雄张浚于妙高峰上建城南书院。其子张拭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城南十景”,即:丽泽堂、书楼、养蒙轩、月榭、卷云亭、琮琤谷、南阜、纳湖、听雨舫和采菱舟。 

  ▲元代(12711368),长沙商贸繁荣,《元史·食货志》载,当时扬州的商船,溯江而上,“远及长沙”。长沙与全国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便有潭州。 

  ▲明代(13681644),长沙的陆路驿道大为拓展,长沙府多次议决“开复宁乡湘潭古路”,长沙驿改名为临湘驿,总驿站设今潮宗街。以长沙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逐步形成通湖北、通广西、通贵州、通广东、通江西5条干线。 

  ▲明洪武年问(13681398),长沙府修缮沿江城墙,修复西城四门;沿湘江新辟码头7座,即驿码头、草码头、义码头、通货码头、德润码头、鱼码头和木码头。 

  ▲明洪武五年(1372),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城基全部用整块石条砌到8尺高,石基以上到女墙顶部均用特大青砖砌成。修整后的城墙,高24尺高,周长26395(明代一丈等于3.2米,故折合8446.4),计14里有奇。城墙上设有4679个雉堞,雉堞高2尺。城西向据湘江天险,其余三向绕以人工护城河,河深、宽各6.5米。共设城门9座,其中东2门:浏阳门、小吴门;南1门:正南门;西4门:德润门、临湘门、潮宗门、通货门;北2门:湘春门、新开门(辛亥革命后改称兴汉门)。城门深宽均为19尺。城内有东正街、浏正街、南正街、北正街、西正街等正街通向各个城门。 

  ▲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王朱见浚就藩长沙,以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位于长沙城的正中,几乎占了全城的一半。吉王府有五殿三宫,设山川社稷庙于城内,城垣周以四门,总宫殿室屋八百问有奇。王府以藩府坪(又名王府坪)为前门,以紫金台(今紫荆街)为后户,以东西牌楼为左右翼。王府有4个大门,前为端礼门,东为体仁门,西为遵义门,北为广智门。正殿称承运殿。专门为王府充当仪仗护卫的仪卫司衙门,称为司门口。今日八角亭、走马楼等地是吉王游乐、走马的地方。又在王府坪后建造大花园,园内堆有紫金山。又筑山取土,开浚万春池。 

  ▲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朱见浚在岳麓山云麓峰建云麓宫。嘉靖年问(15221566)长沙县知县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长沙府司理(推官)翟台,为解决往来船只无处湾泊的问题,看准西湖桥的有利地形新辟港湾。拆掉石桥,改建成大木桥,从桥下往里疏浚便河道,开成一套,套内可停泊众多舟楫。商民为感谢翟推官的功德,将港湾取名为“翟公套”。明万历问,兵备道李天植将木桥再改石桥,参政黄翼为之作记。 

  ▲明万历年问(15731620),善化县知县唐源撰《开河通商议》一文,称开浚南湖港有“四利”:1.“港开成可容百船”,“柴米蔬菜称是”;2.“货物易售,不但利民,且利商”;3.安排众多“余力”,为“贫民衣食之薮”;4.“以四方之财,供一方之利”,“转瘠为饶”。经过唐源等几任知县和知府的筹措,南湖港于天启六年(1626)动工开挖,惜工程未及全竣。清乾隆十一年(1746)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湘抚杨锡绂和陈宏谋又两次疏浚南湖港,“筑分水坝刷泥沙,开月渠以畅水势”,南湖港再度成为船舶屯集的港区。 

  ▲明万历五年(1577),官绅在坡子街建火神庙,又名乾元宫。清乾隆十二年(1747)、道光六年(1826)两次重建。乾元宫正殿为火神庙,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建筑宏伟。民国时期,长沙消防联合会设于此。1938年神庙焚于“文夕大火”,门坊牌楼幸存。1941年再建神殿时,由商贩出资在庙前空坪建铺面48问,形成小吃市场。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文献中发现有关天心阁的最早记载。即善化县知县唐源在《分地方申详》中阐述善化县在长沙城辖地范围时的一段话:“善化所辖城内地止一铺、二铺、三铺,不过自县治北抵织机巷,南抵天星阁,东抵王府稻田,西抵三府大街而已。” 

  ▲明崇祯十一年(1638),长沙知府王期舁增建月城。崇祯末知府雷起龙增建营房。 

  ▲明崇祯十二年(1639),《长沙府志》记载,今日长沙城市的结构布局在明代就已定型,志中所记盐仓街、清泰街、苏家巷、碧湘街、学院巷、大椿桥、晏家塘、河街等大小几十条街道位置已与今无异,而且街名一直沿用至今。还有织机巷、金线巷等专门的手工业区。 

  ▲清顺治四年(1647),总兵徐勇、知府张宏猷修建加固城池。顺治十一年(1654)经略洪承畴拆明吉王府之城砖,加高加厚城墙,使城池愈加雄峻。 

  ▲清康熙三年(1664),偏沅巡抚移驻长沙,在今青少年宫处建湖南巡抚衙门。抚院有东西辕门各一,辕门内殿堂层层递进,共有房屋数百问。重重宫殿之后是花园,乾隆年问,巡抚蒋溥曾加以扩建,取名“又一村”。乾隆皇帝为蒋溥题诗,刻碑立在院内。后来,又陆续修建了双清亭、丰乐亭、澄湘亭,成为宏大的官署园林。 

  ▲清康熙三年(1664),置湖南省,长沙即成为省会,中国南方的重要商埠,商贾云集,百货流通,竞争十分激烈。清同治《长沙县志》记载了这期间长沙商品流通的盛况:“秋冬之交,淮商载盐而来,载米而去;其贩卖皮币玉玩好,列肆盈廛,则皆江苏、山陕、豫章、粤省之客商。……北客西陕,其货毡皮之属,南客苏杭,其货绫罗古玩之属,繁华垄断,由南关内至臬署前,及上下坡子街为盛。” 

  ▲清康熙三年(1664),布政使司驻长沙,藩司于朋举建布政使署于今藩后街之处。 

  ▲康熙七年(1668),臬司(按察使)赵冕于司门口西侧建臬台衙门于原市公安局所在地。此街位于臬台衙门之后,故称臬后街。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湖南巡抚王艮相为停泊湘江船舶而在长沙北门外新开凿的人工港湾,名新开河(后称新河)。港湾如月形,两端通湘江,上口宽20丈,下口宽15丈,计长:300余丈。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七年(1762),湖南巡抚王国栋、陈宏谋两次组织疏浚,使新河两岸均可泊船。 

  ▲清雍正元年(1723),朝廷诏谕两湖分闱。湖南巡抚于当年就在长沙城原明吉王藩地、今中山路百货大楼及教育街一带设立贡院。贡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封闭性强。设院当年就建有头门龙门3扇、望楼4座、鼓亭2座,东西官厅8问,公堂、衡鉴堂各5问,内帘房舍32问,提调、监试、后勤等用房150问,以及考生考试和居住的号舍8500问。 

  ▲清雍正(17231736)年问,长沙城大街小巷由土路面改铺麻石路面。铺路的花岗石均产自湘江下游的丁字湾,铺路石均凿成长条形,朝天的一面光滑平整,朝下的一面则任其粗糙。当时长沙街巷两边的下水道多为土质明沟,长条形麻石根据街巷的宽窄,一般按中间横排、两侧直铺的形式,顺路势铺压在土路及测沿的明沟上。 

  ▲清雍正(17231736)年问,长沙城从东至西,流向湘江,铺设八大公沟,因经皇帝御批,故称御沟。公沟系砖石边墙、麻石盖板结构。19301932年,市政处对一、二、三、七公沟分段进行疏浚,计疏浚长度8400米。1947年,市政府工务局动员20余人,调查淤塞情形,写出了报告。 

  ▲清雍正八年(1730),世宗下诏湖南“以江神司江渎,利赖舟楫。”布政使赵城遂将水陆寺改为江神庙。乾隆、嘉庆、道光几朝又屡有修葺,庙前还建了戏楼。庙后建拱极楼,高20余米。《湘城访古录》云:登楼可西瞻岳麓,俯瞰湘流。 

  ▲清乾隆十年(1740),湖南巡抚杨锡绂,在都正街寻得都司衙门空署一所,将其改建成书院,因该书院在城之南隅,乃称“城南书院”。司、道、守、牧各官都捐出养廉银,历一月落成书舍80问,分正谊、主敬、进德、存诚、居业、明道六斋,从此天心阁下一片弦诵之声。 

  ▲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年问,因原天心阁废圮,几任湖南巡抚王检、李因培等将原文昌阁改建为天心阁,从一层加建至两层。乾隆四十二年(1777),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的湖南学政李汪度,登上修葺一新的天心阁,作《重修天心阁记》。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岳麓书院山长罗典于岳麓山清风峡建爱晚亭,后成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清嘉庆元年(1796),长沙郡守张翙建三闾大夫祠于原道林寺遗址(湖南大学知新村内),依山面江,共五院,呈一字排开式。中院为主体建筑,四合院半封形,有廊通左右。今存残迹及张翙撰书“清醒万古”碑。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湖南巡抚李尧栋将天心阁从二层加建至三层,并在阁下加固南北两个瓮城。 

  ▲清道光二年(1822),湖南巡抚左辅认为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邻近善化县治,市嚣嘈杂,不利学子静修,于是将城南书院从天心阁下复迁至600余年前的创始地妙高峰上,并恢复“城南十景”。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两江总督李星沅归隐长沙,辟城东水月林其地为“芋园”,以作归田怡养之所。芋园占地广阔,水面占半,西部以黄山石叠为山,乔木荫翳,东部筑水角凉亭,风光旖旎。园中遍植白榆、乌桕、梧桐、黑松,穿插紫薇、绣球、桂树、腊梅,循季盛开。其后代在同光年问继续经营着这片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