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2年第一期 > 民俗风情

土家族服饰

时间:   2015-08-14 11:08

何阳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湖南湘西土家族是由早期濮人(后来的僚、仡佬)为主体,在融合了巴人、楚人及其他族类后,在唐宋以后数百年问形成的。1957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土家族。湖南境内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吉首、凤凰、古丈、泸溪和张家界市的桑植、永定区等县市,以及常德石门县、怀化沅陵、溆浦等县。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土家人虽然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却以独有的聪明才智、丰富深远的审美意识,借以服饰、器物、肢体动作等为载体,镌刻铭记着民族远古的历程。 

  一、古代土家族的服饰 

  土家族古老舞蹈“毛古斯”身披的茅草、树叶、棕毛、稻草服饰,以及“摆手歌”中唱述土家先民:“身上捆的芭蕉叶,头上戴的芭茅草”,折射了土家族先民最原始的衣着装扮,印证了土家族经历了一个草秸裹身、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 

  1978年,龙山里耶发现新石器遗址中的石器、陶片器饰痕纹中,有大量的粗绳纹、网结纹、方格纹等,说明远古的土家先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学会了粗放的编织工艺。张家界出土巴人的遗物罅于上的“椎结人头纹”,和战国墓葬中出土的众多玉佩、滑石器耳环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土家先民头饰和佩饰风貌。1986年,张家界出土西汉“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这便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已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服饰亦自然成为土家人的最爱,南宋《溪蛮丛笑》对此便有描述:“绩五色线为方,文彩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同治年问《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服饰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 

  清改土归流前,土家服饰仍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跌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问,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描绘草图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已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妇女喜垂耳环,两耳之轮各饰之十饰,项圈手圈足圈,以示富裕。”(清《龙山县志》) 

  “改土归流”,成为土家服饰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清政府派去的流官,不断对土司时期的习俗加以禁止,也包括服饰在内。永顺知府袁承宠在雍正八年颁布:“服饰宜分男女也”;保靖知县也“限一年,尔民岁时优腊,婚丧宴会之际,照汉人服色”。从此,土家族服饰男女一式的外观形式得以彻底改变,男性由穿刺花衣裙而改穿满装;妇女则上穿满装,下着汉裙,即八幅罗裙。 

  这一时期,由于汉人商贾把大批进口“洋布”带入土家地区,洋布的质优价廉,逐渐替代了土家人自己纺织的溪布、斑布。织锦除了用于被面、祭祀时的披毯、或孩子的盖裙外,几乎不再用于服饰。据湘鄂渝黔部分土家族聚居地方志记载:土家族服饰“俗尚简朴”,“无一切奢靡之风”,“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此时的土家族服饰已不如以前那样鲜艳,喜好“五色斑衣”的习俗逐渐向“尚简朴”演变,就如土家俗谚所云:“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从此,崇尚俭朴、天然去雕饰的淳朴之美,成为土家服饰的一种朴素审美习惯。 

  二、当今土家族服饰 

  ()头饰 

  土家男子的服饰虽然受满服的影响,但仍保留了包头帕的习俗。头帕一般为青丝帕或青布帕,有的地方还在左边垂一截过耳,造型随意,朴素大方。头帕长79尺,包成“人”字形状。俗话说“裹腿打的人字路,头巾包的人字形”,重点突出一个“人”字,山居生活养成了土家人一种质朴而又善良的民族性格。 

  土家闺女额发中分梳成长辫,艳红头绳缠绕辫子两端,额前留“刘海”,头上搭挑花方巾,使姑娘平添了几分灵气,微风过处,动静怡然。姑娘出嫁前一天为“戴花日”,娘家人特请儿女双全的贤能妇女给新娘“开脸”,扯去汗毛,修整眉毛,然后“上头”盘髻,插上银簪、拢以莲蓬,最后戴花,完成了由少女到妇人的最美蜕变,同时也成为新郎最甜蜜的期盼:“阿妹头发二尺八,梳个盘龙插鲜花。” 

  女子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将长辫绾成“盘龙髻”,也叫“粑粑髻”,髻心缠红头绳;另一种是将头发编成四条辫子,然后合编成两条折叠缠绕成“麻花头”,用别簪绾紧;最后一种是将头发分成两股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似阴阳八卦太极图形状,俗称“太极头”。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过世后必以丝帕缠头入葬。 

  ()服装 

  土家男子上装有三种款式:琵琶襟、右衽大襟(满襟)和对襟。下装裤子宽松肥大,拼接白布裤腰头,并由左向右折叠,以绳系紧,俗称有“抛裆裤”。整体结构简单,颜色单纯朴素,多为青、蓝、白色。 

  改装初始,土家族男子还“耳留垂环,大者如镯,以多为胜”。臂戴铜手镯,均穿右衽琵琶襟上衣。后改为老年男人内穿对襟衣,外罩矮领右衽满襟衣;有些中老年男子喜欢缠腰带,棒棒烟袋斜插其问,烟袋吊有纸媒子、火镰石和用黄麂子角或虎足做成的烟盒,既实用又美观,突显出土家男人古拙剽悍的特征。青壮年穿对襟衣,未婚男子则捆扎织锦彩带,显得更为英姿勃发。一首土家山歌道出了其中特殊寓意:“天上起了五彩云,情姐穿了五彩裙,为郎捆起五彩带,五彩带子配罗裙。” 

  对襟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素色便装;一种为饰有“如意云勾”的盛装。素色便装为立领,正中钉上七对、九对、或十一对不等量的布扣,俗称“蜈蚣扣”。袖小而长,袖口滚边,是土家男子的日常装。每逢节庆或出门做客,家境富裕的则穿自纺的土蚕丝对襟衣,工艺极其精细和特别:沿领口、门襟、侧缝、延伸至袖侧缝及袖口都镶滚细径,相距一寸之处打结并分开缝合。 

  “如意云勾”装,为清代时最典型的土家男子盛装。宽衣博袖,衣长掩胯,七朵“如意云勾”镶拼其上,浅色花边、多色嵌条盘绕“如意”,线条流畅而舒展,繁复琐细中富有庄严厚重之感。土家人钟爱“如意”,即使普通人家,也镶贴简单的“如意云勾”于衣摆,以此象征顺遂如意。 

  每逢“舍巴日”,披甲队的男人们身披五彩斑斓的“西兰卡普”,在咚咚锣鼓声中跳起欢快的“摆手舞”。他们以锦为披甲,展示着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雄壮威武的个性,并借由特殊的媒介,祈求幸福和酬报先祖。 

  夏天穿多耳麻草鞋,秋冬季的布鞋多为高鞋梁、青鞋面、白鞋底、瓦鞋等,不穿袜子缠裹脚。雨雪天穿牛皮钉栓鞋,裹脚布。 

  土家族女装清新雅致,纯美恬静。上衣款式主要有银钩、大襟、外托肩、满襟便装等诸多式样,大多数为右衽,龙山坡脚、靛坊一带少数上衣为左衽。20世纪50年代前后,大部分土家地区已基本着汉装,唯有少数边远山区的妇女还穿简单朴实的满襟便装。 

  银钩也叫云勾。襟缘及底摆两侧开叉处拼接墨色宽边,并镶滚浅色细径、饰以亮丽花边,以此勾勒出云纹的流转灵动。因藉由云纹形若如意,以示吉祥。盛装的银钩,多以蓝色系列绸缎和提花锦缎制作,下穿同料的花边宽松裤,脚穿绣花鞋,胸挂缀有银链、银铃、银牙签等饰物的银“扣花”。银色的流光与蓝色的冷艳,使整个装束在华美中,又透出宁静和优雅。只是这样的服饰现在已基本消失了。 

  已婚妇女,夏天穿白布衫套青色坎肩,被称为“喜鹊套白”,常被山歌颂赞:“白布单衫黑背褂,独钟喜鹊自然花。”秋冬季节,习惯在外衣上套一件精美挑花围裙,有银链缠绕颈脖的“挂式”,和布扣连接领口的“扣式”围裙,大小合身,松紧相宜。每逢节庆和走亲做客,挂上一串银质牙签,佩戴耳环首饰,衣襟口系上绣花手巾,显得十分利落俊俏,陡增几许风韵。青年女子盛装时,多罩柳叶式小云肩或“四合如意”式大云肩,乖巧甜美而动人。 

  土家女子最为讲究的算是“露水衣”,这是女儿出嫁时在路途上穿戴的服饰。上衣为大红色的大襟款、衣身宽博飘逸,在领口、胸襟和袖口处分别用黑色、蓝色布条镶嵌或滚边,以此衬托红衣的艳丽,襟缘金色的铜扣又增添了几分喜气;下裳着大红八幅罗裙,或百褶裙;头戴缀满银宝花的“箍箍帽”,俗称“凤冠”,胸前系一个挂满银链、银牌、银蝴蝶、银石榴等饰物的银扣花,琳琅满目,闪闪发光,相传戴上它们可以驱邪煞,保平安。民间歌谣唱出了露水衣的整套装束:“早早来,早早来,身穿露水衣,脚穿露水鞋,手打露水伞,不为情哥不得来。”不论晴雨天气都得撑开油纸伞,一为遮光避雨,二为遮羞。新娘沿途被送亲姐妹前簇后拥着,花团锦簇,上遮下掩,外人很难看到其娇羞的面容。临进夫家门之前,新娘便要更换衣裳,改穿夫家送来的新衣。露水衣可以代代相传给女儿作嫁衣,但不能拿回娘家存放,忌讳再嫁。家境不宽裕的邻里乡亲也可以借用,婚后归还原主,并送微礼以表谢意。 

  土家妇女喜穿裙子,款式有八幅罗裙、栏干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其多为红色,前后片正中各有一幅马面(镜面),青布绸缎拼接成栏干,并用镶滚细径和拼贴花边的工艺强调如意云纹,底摆刺有蝴蝶,寄予富贵吉祥;精细的大红褶裥、白布腰头、黑色栏干,三色相互映衬,显得雍容华贵。另有一款挑花栏干裙,用传统的数纱挑花装饰裙面,外形上尽管深受汉裙的影响,却在内涵里保留了土家独有的审美精髓,从其可看出文化的变异和创新。 

  ()服饰配件 

  土家族的服饰配饰有绣花鞋、绣花鞋垫、锦绦、香袋、方巾、长巾、筒帕、褡裢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就绣花鞋来说,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能否做鞋,是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之一,这正如民谚所说:“姑娘长得乖不乖,就看一双绣花鞋。”几乎每一件佩饰,都可以成为传递土家姑娘爱情的信物,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锦绦,也即织锦彩带,过去除了用于服饰,同时也是青年男子捆扎的腰带,目前在湘西北土家族中仍在编织,多用于挎抱背带,或妇女们的围裙带子。无论是一个绣花小香袋,或是一条挑花方巾,都是土家女子千针万线缝制,针针含心血,线线传真情,凝结着姑娘渴望幸福,期望未来的美好夙愿。 

  ()土家童装 

  土家孩童的服装在清末时与成人的款式差不多,有对襟和右衽大襟两种。两款同时又分别有无领和立领两种式样。男孩多穿胸前饰有硕大如意云勾的对襟衣,女童则穿右衽大襟衣,整体风格古朴素洁,喜欢用黑线在白色的棉布上衣挑绣各种吉祥纹样,有蝴蝶、金瓜、双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五子登科、鲤鱼跳龙门等,即便是彩线绣花,亦多清秀淡雅。20世纪60年代时,这种装束在龙山捞车河一带还非常风行,以后逐渐消失。 

  土家人最注重的是童帽。传说土家的祖先是以射杀白虎而称著史册,因此,这悠悠古风至今还保留在土家孩童的穿戴习俗上: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虎头帽有一对竖着的耳朵,帽前额绣有“王”字以避邪壮威,尽显孩子的天真活泼、伶俐威武。婴儿戴棉布缝制的金瓜小帽,年龄稍长,春秋戴“紫金冠”;夏天戴“冬瓜圈”;冬天戴“狗儿帽”、“凤尾帽”等。帽子多以各种银饰做装饰,有“文八仙”、“十八罗汉”、“福、禄、寿、禧”等银字,有的还在帽的两侧及后尾部吊有银铃。无论男孩女孩,颈脖喜戴银项圈,圈系银链,链挂“同心结”或“如意牌”,上面刻有“长命百岁”和“易养成人”;手脚戴挂有响铃银圈圈上。对那些“命相”不佳的小孩,还要按老土司的指点戴“百家锁”、穿百衲衣,故外人说:土家人穿了一身的“讲究”。 

  婴儿满月时,外婆家会送“台台花”织锦盖裙作为礼物,这是用一米见方的黑色土布或绒布与织锦镶饰而成,它既是包裹婴儿的襁褓;又是遮盖婴儿的披风,出门时,还可以把它盖在窝窝背笼上,俗称“窝窝被”,用于遮风保暖。 

  土家人对于子女十分痛爱,即使一件口水兜,一双“粑粑鞋”、“猫头鞋”,都是经过精工挑绣的,那一幅幅精致的挑花绣品,充满了殷殷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