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2年第一期 > 文史述往

杨卓新先生的一篇书面检查

时间:   2015-08-14 10:08

谭绪缵

  杨卓新先生,湖南新化人,教育界耆宿,是湖南大学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数理教授,长期在该校任教,任职过理学院院长,代理过湖大校长。1953年高校院系调整,杨先生由湖大调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大)任教,1963年故世。

杨卓新像

  杨先生早年考上公费,留学美国,入色拉格斯大学攻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故人多以杨博士称之。解放初,我在湖大社科院史学系任助教时,住胜利斋教工宿舍,杨先生住静一斋(今岳麓书院左侧),相距一墙之隔,时常见面。当年大家喜谈杨先生的话题,不外二事:一是关于他的虔诚信佛,所住书斋,常在书案上置一木鱼。杨先生课余之暇,常闭户正襟危坐,口诵经文,默念阿陀,手敲木鱼,声达户外,人多闻之。二是关于他喜爱跳舞,当年湖大工会,每逢周末,必组织教工派对,以今岳麓书院正厅忠、孝、廉、洁堂,权当舞厅,举行舞会,一时学校青年男女教工踊跃参加,杨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跳舞兴趣,不减当年,每次每场必到。值此“舞回金莲步,歌啭玉堂春”的氛围中,杨先生闻曲起舞,既少翩翩之姿,颇显龙钟之态,以致人多捧腹,可杨先生一概置之,不到曲终人散,决不退位。杨先生为人随和,与世无争,虽是名教授、名教育家,没有架子,人易接近,深得同事同学们的敬重。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蓬勃开展,声势浩大。湖大是老牌名校,为高级知识分子集中之地,学校对这次运动非常重视,特别对那些具有影响、有名气、有学术权威并从旧社会过来的老教授的思想改造,更为注意,因此动员这部分对象,必须认真思考,对待运动,要以脱胎换骨的精神,分析批判自我,要面向全校师生做出深刻的检查,与旧我划清界限,通过群众意见,决定能否“过关”。杨先生经过一番思考,面向群众做出了下面的一篇检查,曾刊登在19525月《人民湖大》校报上(按:该原件已失)。今特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余家新化,数世耕读,幼习诗书,颇思搏一科名,以光祖德。值科举废,乃改习新学,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后,适湖南考选官费留学生,幸获录取;知交日广,期望尤殷,整装之日,家有慈和之母,糟糠之妻,勉抑私怀,奔驰方外。彼时情绪,难以言宣。乘风万里,远渡重洋,入美国色拉格斯大学,后获哲学博士学位。嗣又修工程学,获电机工程师学位。数年用力潜修,成绩恒冠多士,获荣誉奖多次。时欧战结束,乃以数年中节馀之款,回溯哥伦布航行之路,凡七月而抵英伦。旋赴柏林,适爱因斯坦讲学其间。高风宏论,屡受启发。惟大战数年,遍地疮痍,百物腾贵,私衷戚然伤之。惟默祷上苍,消尽杀机,佑吾下民。目睹德人刻苦耐劳,共渡难关,上下一心,人无怨言,预卜其国之必昌也。1927年返国,自马赛启航,经苏伊士运河、亚丁、锡兰、西贡、香港,沿途所睹,奇风异俗,难以阐述。忆自锡兰停轮登岸,游一展览馆,睹一白玉卧佛,长两丈馀,相貌庄严,瞑目静息,游客顶礼膜拜,默诵阿陀,余乃惕然有感。嗣后与佛为缘,实此游以启我心;遂心逐淡泊,不求闻达。归国后,乃从事于教育。旧日知交,多任显宦,劝余出仕,漠然置之,坐守寒毡四十余年矣。本人于苏联情况,初不甚了解,后知其于十月革命后,各项建设,突飞猛进,大有超轶资本主义国家之势,始心向往之。至于共产党造福人类,实属空前。惟因扫除障碍,不得已采取斗争形式。闻者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乃视为畏途,误矣。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所至,偶有令人惮之者,屡经艰难奋战,日益修明军纪,所至秋毫无犯,百姓箪食壶浆以迎,遂能荡平宇内,措民衽席,余安得不欢欣鼓舞,改弦更张,以图服务于人民乎!

  这篇用文言文书写的检查,曾刊登在当年湖大校报上,是颇具特色的文字。因杨先生虽具封建守旧之习,亦有崇洋媚外之嫌,终因先生出身耕读的寒族,门既不显,祚亦微薄,且经历简单,长期从事教学,固守讲台。而其为人又能洁身自好,行己有耻。故顺利“过关”,未受到激烈的批斗。他和当年土木系教授名家曾昭权先生对比,曾先生因出身名门豪族,在运动中受激进者的批斗受辱(要求批判其祖曾国藩),跳楼自杀,酿成惨剧,真不可同日而语矣。

(作者系本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