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馆员动态

周秋光:进一步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

时间:   2018-07-16 00:0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75日,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笔者认为,“共同行动”的深入开展,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思想、形成合力。在此谈几点管见,以供参考。 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脱贫攻坚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笔者以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有效构建政府、社会、农民“三位一体”的扶贫大格局。其内在要求是必须搭建一个能长期持续运转的载体——社会企业。即以政府为依托和指导,整合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的生产资源与救助资金,通过公益志愿者的服务和管理,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及电子通信技术,以合伙人的方式整合农村的闲置资源和社会闲散资金,以大数据为核心,以分享为工具,经过市场运营锁定消费终端,根据合伙人数量和需求有计划地生产,营造贫困户与帮扶人群的命运共同体,创造价值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为脱贫攻坚提供财富之源。一是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采用政府扶贫的一元模式,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除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外,应积极倡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采取企业与县、乡、村直接对接方式,推广“万企帮万村”结对经验,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向贫困地区输送资金和技术,吸纳就业,捐赠助贫。积极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非政府部门以扶贫项目为依托,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动员个人参与扶贫。二是搭建各类社会扶贫平台。如搭建扶贫社会组织平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资金筹集平台。需要比较完善的社会扶贫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精准扶贫才能落到实处,乡村振兴也才能有的放矢。 创造生产新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支撑。只有在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各地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不断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水平,让农民有效参与劳动,创造价值,并妥善处理市场的利益分配方式,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才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之法。而市场是实现脱贫的关键,产业与市场应齐头并行。政府的职能是服务,是如何调动社会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如何极大限度地保障市场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防止投机和豪取,减少两极分化。因此,引导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生产新动力是当前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所在。应尽快开启社会企业新模式尝试,打造生产、流通、消费者、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所有的社会企业,形成政府扶助、社会组织管理、生产者提供劳力、消费者把消费变成资本的多方利益共享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在不影响正常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引导农民盘活资源,参与创业或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市场与经营意识。依靠互联网数据库及消费资本理论,鼓励城市居民对日常生活的蔬菜、粮食、肉类、蛋类等刚需食品,采取线上预购、线下配送的模式,把日常消费以合伙人形式引流到当地农业生产中去,给当地相关农业解决资金短缺与市场波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各地农业发展,拉动内需,减轻粮食等战略物资对进口的依赖,增强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引流消费资金进入生产投资是长期有效的方式,是产业振兴的模式创新。以农产品为纽带搭建市民与农户的互助桥梁,既能有效解决贫困户生产所需的资金困难,又能妥善解决农产品的市场滞销问题,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资金的利息成本和产品滞销所带来的人工及原料成本)。如果将降低成本所带来的收益通过第二次分配,让利于消费的市民,作为其消费投资的收益分红,这样就能实现多方共赢,全面引导社会大众参与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力量 乡村振兴是“生产力导向”,也是“问题导向”,它需要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口和突破口,通过治厕、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陋习等“五治”为具体抓手,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解决各地的乡村凋敝、乡村破败、乡村污染等难题,为各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收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并非缺少资金、技术、劳动力,更不是缺少农业资源,而是缺少最为关键的组织;没有组织,尤其是没有产业组织,所有要素都没有实际意义,发展基本就是空话。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它是一种农民的组织、农户的组织,涵盖了乡村的生产、销售、服务诸多方面,是为农民服务的,组织化的成果为农民分享。组织振兴需要人才,要加强农业科技部门的规范化、专业化指导,对现有项目带头人、农村经纪人、村干部定期开展管理培训。同时,应大力倡导乡村人才振兴,鼓励农业科技人才下乡入户,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转自2018712日《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