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民
时间:2011-04-08

贺新民,号梦龙,字建章。原籍湖南省宁乡县。1918年6月27日出生于沅江杨罗市,1925年在当地入学,1932年到长沙湖光中学就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经在甘肃省任省府主席的堂叔父贺耀祖介绍,进入成都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十四期受训。1938年12月参加国民党。1939年3月从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特务团二营五连任少尉排长。其间在贵阳中苏友好协会俄文学校短期学习俄文。同年12月随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赴莫斯科办理苏联援助中国抗日军事物资事宜。1940年6月回国。12月回原部队任连长。1942年1月调国民党第三补充兵训练处军训科任少校科长。1943年9月调任第三补充兵训练处步兵第一团少校团附,在乐昌训练新兵。12月任滇康缅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五纵队第十一支队副支队长,赴云南龙陵、腾冲、芒市一带和日本侵略军作战。1944年9月第五纵队改编为中国远征军步兵第二团,贺任中校副团长、代理团长,负责守备芒市飞机场。1945年12月到重庆。1946年3月调兰州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交通处上校参谋。1947年10月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创办陆军独立骆驼兵团,被任命为该团上校团长。1948年,率团驻河西走廊的玉门、安西、敦煌、酒泉、武威一带,一边训练部队,一边担任玉门油矿等地区的警卫任务。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兰州,贺耀祖在香港通电起义。贺新民奉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的密令,与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伍、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等人一起在酒泉秘密策动起义。经过一番准备,制定了团结全团和保护玉门油矿的周密计划。同年9月28日率领骆驼兵团官兵三千余人起义。起义后,贺又率全团官兵协助解放军在沙漠中追剿国民党叛逃部队,收容溃散的官兵两千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直属驼兵团团长。1950年3月奉命率领骆驼兵团到安西马鬃山剿匪。1951年3月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第八师副参谋长。1952年4月6日被免职拘留审查,1958年7月23日,兰州军区军事法院以历史问题判处贺新民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开除军籍。
1958年10月回到长沙参加生产劳动。1961年5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治中先生推荐,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秘书。1979年8月22兰州军区军事法院撤销1958年7月所作的错误判决。1980年9月9日经刘公武、熊状猷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民革湖南省委委员,组织处副处长、副秘书长,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0年12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85年12月被民革湖南省委评为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贺在骆驼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在内蒙古阿拉善双峰驼新品种培育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于199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荣誉奖状和资金。先后有《骆驼学》《养驼学》《中国骆驼资源图志》等著作问世,其中《中国骆驼资源图志》一书获2005年第十届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