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廉
时间:2011-03-31

刘端廉,1884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891年起在家乡读私塾,1901年考入善化县(今长沙县)学堂,任班长,学习功课以外,爱好时事和各种新书,关心世界大势及国内政治情况,为反对学校守旧教学制度,曾带领全班同学,并联络其他班举行全校罢课,遂被学校开除。
1903年考入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考入湖南陆军速成学校,次年转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1909年从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回到湖南,旋任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步兵第四十九标三营前队排长,1910年升任本营右队长官。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发生后,即与同在新军服役的军校同学刘文锦密商响应,遂于该年农历九月初一日率队起义,随即代理本营营长,率部援鄂,与清军鏖战于汉阳、汉口等处。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军队缩编,调任湖南都督府副官科员,1913年任湖南陆军第二团二营副营长,旋升中校团副。不久,袁世凯的亲信汤芗铭任湖南省督军,该部队被遣散后离职。
1914年赴北京,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915年参加陆军部考试,名列优等,调任训练总监军学编辑处编辑员。1916年,袁世凯称帝时,弃职回湘,任湖南督军署军事厅副官科员。1917年任零陵镇守使刘建藩行营参谋,1918年程潜在湘南就任湘军总司令,被任命为警备军参谋。隔年随湘军直捣长沙,驱走反动督军张敬尧,其后攻入岳阳。1921年警备军改为第八混成旅,任该旅二十三团团长。1922年任华容县县长。1923年在以刘铏为师长的湖南陆军第二师任参谋长。
1927年大革命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军处第五局军学局科长,负责军学编纂事宜;1932年由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曹伯闻任命为桃源县县长,在任三年。
1938年日军进犯长沙,“文夕大火”发生,长沙城化为灰烬,避难至湘西辰溪,与友人合办辰溪煤矿公司,任董事。1947年回长沙,任该矿长沙办事处主任,兼任湖南省矿业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该矿改为公私合营。
1948年湖南省登记辛亥首义人员时,领有“湖南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证书”,1949年由湖南烈士祠附设小学聘任为校董。
1955年经曹伯闻介绍,并由黄克诚大将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推荐,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
刘端廉1961年病逝,享年78岁。
1903年考入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考入湖南陆军速成学校,次年转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1909年从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回到湖南,旋任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步兵第四十九标三营前队排长,1910年升任本营右队长官。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发生后,即与同在新军服役的军校同学刘文锦密商响应,遂于该年农历九月初一日率队起义,随即代理本营营长,率部援鄂,与清军鏖战于汉阳、汉口等处。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军队缩编,调任湖南都督府副官科员,1913年任湖南陆军第二团二营副营长,旋升中校团副。不久,袁世凯的亲信汤芗铭任湖南省督军,该部队被遣散后离职。
1914年赴北京,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915年参加陆军部考试,名列优等,调任训练总监军学编辑处编辑员。1916年,袁世凯称帝时,弃职回湘,任湖南督军署军事厅副官科员。1917年任零陵镇守使刘建藩行营参谋,1918年程潜在湘南就任湘军总司令,被任命为警备军参谋。隔年随湘军直捣长沙,驱走反动督军张敬尧,其后攻入岳阳。1921年警备军改为第八混成旅,任该旅二十三团团长。1922年任华容县县长。1923年在以刘铏为师长的湖南陆军第二师任参谋长。
1927年大革命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军处第五局军学局科长,负责军学编纂事宜;1932年由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曹伯闻任命为桃源县县长,在任三年。
1938年日军进犯长沙,“文夕大火”发生,长沙城化为灰烬,避难至湘西辰溪,与友人合办辰溪煤矿公司,任董事。1947年回长沙,任该矿长沙办事处主任,兼任湖南省矿业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该矿改为公私合营。
1948年湖南省登记辛亥首义人员时,领有“湖南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证书”,1949年由湖南烈士祠附设小学聘任为校董。
1955年经曹伯闻介绍,并由黄克诚大将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推荐,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
刘端廉1961年病逝,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