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鹤
时间:2011-05-09

黄鹤,字萼楼,1897年8月出生,湖南省湘阴人。祖辈务农,家境清贫,有兄弟姐妹五人。
黄1905年始读书,1920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半工半读。1923年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毛泽东在长沙主持召开的驱张(敬尧)运动秘密会议,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捣毁日货,并于是年毕业。1924年和陈明仁一道赴广州考入程潜主办的军政部陆军讲武堂(又称“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沙基惨案后编入黄埔一期六队,两次倾听孙中山先生讲述民生主义。1925年随军东征,行至广东白茅花传来孙中山逝世消息。三军缟素,一期六队学生就地毕业,黄被分派至广东虎门要塞黄埔第三期学生队任排长,自此开始跌宕起伏的军旅生涯。
黄1925年6月率部参与平定刘振寰的叛乱,不久升任教导第二团特务营党代表、冯逸裴师营党代表。1926年调任教导团三营副营长,三个月后调钱大钧师第一补充团任营长。同年7月率部乘海轮至厦门北登陆,吓退英军陆战队,进军漳州。1927年4月任东路军教导第三师第一补充团团长兼漳州警备司令,遭副团长诬陷被关押撤职。1928年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大队队附兼第八队队长。1929年调任五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是年底赴江苏任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一月后因部队改编离职。1930年派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四十六师任宣传处长,获授蒋介石侍从室所发密电本,军中诸事由黄直接向蒋汇报。1932年调任武汉“剿匪”总部视察专员,与宣传处长同道视察各军、师。1934年10月调赴福建卢兴荣第五十二师任政训处长。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心浮动,黄陪同卢兴荣视察南京、上海等地部队,维护部队稳定。抗战全面爆发后,调任驻河北第二十集团军中将政治部主任,司令由商震担任。1938年商震奉蒋介石命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豫皖苏三省遭受浩劫,黄其时在军中,潸然泪下,无力拯救。1939年春调任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秘书,三个月后调重庆军政部部附。1941年由重庆回湘,任第九战区督导专员,日寇进攻长沙时率团在湘北一带组织抗日。1946年被派往南京中央军官训练团受训。
1947年7月6日,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排斥异己的行为,组织国民党600余名将校级军官,来到南京孙中山陵园,谒拜总理,宣读祭文,愤怒谴责蒋介石独裁专制和倒行逆施。众人声泪俱下,哭声震天,“谒陵”演变成一场震惊中外的“哭陵”事件,极大触动了陷入内战泥淖中的蒋介石政权。除暴兴华止内战,将军八百哭中陵,黄因此被称为“哭陵将军”。1948年9月黄调陈明仁部第一兵团司令部任少将高参。1949年2月移驻长沙,受命于程潜与黄雍成立全省在乡军官自救会,发起领导湖南在乡军官起义。8月和陈明仁、黄雍等通电反蒋,迎接解放军进城,湖南和平解放。
1950年11月,第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黄任少将高参,12月被派往位于南岳的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次年被沅江县人民法院错判为无期徒刑,关押24年。1975年12月释放,安排为省政协秘书处专员。1983年5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恢复起义人员名誉,7月增补为省政协委员,12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黄晚年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渴望祖国繁荣富强,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巨大变化,著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南京哭灵纪实》、《南京中山陵哭灵始末》等。
黄鹤2003年7月在寓居地湖南省岳阳市屈原行政区病逝,系中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位辞世的黄埔一期学员,享年107岁。
黄1905年始读书,1920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半工半读。1923年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毛泽东在长沙主持召开的驱张(敬尧)运动秘密会议,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捣毁日货,并于是年毕业。1924年和陈明仁一道赴广州考入程潜主办的军政部陆军讲武堂(又称“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沙基惨案后编入黄埔一期六队,两次倾听孙中山先生讲述民生主义。1925年随军东征,行至广东白茅花传来孙中山逝世消息。三军缟素,一期六队学生就地毕业,黄被分派至广东虎门要塞黄埔第三期学生队任排长,自此开始跌宕起伏的军旅生涯。
黄1925年6月率部参与平定刘振寰的叛乱,不久升任教导第二团特务营党代表、冯逸裴师营党代表。1926年调任教导团三营副营长,三个月后调钱大钧师第一补充团任营长。同年7月率部乘海轮至厦门北登陆,吓退英军陆战队,进军漳州。1927年4月任东路军教导第三师第一补充团团长兼漳州警备司令,遭副团长诬陷被关押撤职。1928年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大队队附兼第八队队长。1929年调任五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是年底赴江苏任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一月后因部队改编离职。1930年派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四十六师任宣传处长,获授蒋介石侍从室所发密电本,军中诸事由黄直接向蒋汇报。1932年调任武汉“剿匪”总部视察专员,与宣传处长同道视察各军、师。1934年10月调赴福建卢兴荣第五十二师任政训处长。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心浮动,黄陪同卢兴荣视察南京、上海等地部队,维护部队稳定。抗战全面爆发后,调任驻河北第二十集团军中将政治部主任,司令由商震担任。1938年商震奉蒋介石命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豫皖苏三省遭受浩劫,黄其时在军中,潸然泪下,无力拯救。1939年春调任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秘书,三个月后调重庆军政部部附。1941年由重庆回湘,任第九战区督导专员,日寇进攻长沙时率团在湘北一带组织抗日。1946年被派往南京中央军官训练团受训。
1947年7月6日,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排斥异己的行为,组织国民党600余名将校级军官,来到南京孙中山陵园,谒拜总理,宣读祭文,愤怒谴责蒋介石独裁专制和倒行逆施。众人声泪俱下,哭声震天,“谒陵”演变成一场震惊中外的“哭陵”事件,极大触动了陷入内战泥淖中的蒋介石政权。除暴兴华止内战,将军八百哭中陵,黄因此被称为“哭陵将军”。1948年9月黄调陈明仁部第一兵团司令部任少将高参。1949年2月移驻长沙,受命于程潜与黄雍成立全省在乡军官自救会,发起领导湖南在乡军官起义。8月和陈明仁、黄雍等通电反蒋,迎接解放军进城,湖南和平解放。
1950年11月,第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黄任少将高参,12月被派往位于南岳的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次年被沅江县人民法院错判为无期徒刑,关押24年。1975年12月释放,安排为省政协秘书处专员。1983年5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恢复起义人员名誉,7月增补为省政协委员,12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黄晚年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渴望祖国繁荣富强,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巨大变化,著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南京哭灵纪实》、《南京中山陵哭灵始末》等。
黄鹤2003年7月在寓居地湖南省岳阳市屈原行政区病逝,系中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位辞世的黄埔一期学员,享年10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