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事馆员介绍 > 参事简介 > 离任聘任制参事

邹捷中

时间:2011-01-20

  1947年10月,我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民盟盟员,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任湖南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起任中国数学学会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2002年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七届、八届、九届湖南省政协常委。2001年11月被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经下过乡,当过工人。1979年经长沙市数学学会考核推荐,被长沙大学由工人破格录用为数学教师;1980年,被录取为长沙铁道学院概率论与数量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并于198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任长沙铁道学院教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长沙铁道学院科研所应用数学研究室主任,概率统计研究室主任,科研所常务副所长等职。其间,1983年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1月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成中南大学后,2003年任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重新学习和进入教育战线工作的机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近30年来,我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余人,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合作出版了专著《马尔可夫过程的Q短阵问题》等专著4部,先后到过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和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访问和讲学,我撰写的博士论文《P—函数的振荡问题》一举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肯德尔弱猜想》而获得1987年度英国授予的国际戴维逊奖,成为继侯振挺教授1978年荣获该奖后,我国学者又一次获得该奖。该成果还获得1987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奖。

  我注重科学研究,几十年来,我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两次;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自任省人民政府参事以来,我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为省政府的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农村义务教育又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巩固我省“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2003年下半年,我与其他几位省政府参事一起,到长沙、衡阳、湘潭、涟源、双峰、浏阳、汨罗等市县,对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发展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这个报告在2003年参事座谈会上发言,提出的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得到相关单位的吸收与采纳。

  2004年,我与省政府参事王沛清一起,针对我省禁毒工作特别是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深入省市(州)禁毒委、综治办、教育厅(局)等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对加强我省禁毒工作的建议》,从“推进禁毒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建议在2004年的参事座谈会上,向时任省长周伯华、副省长贺同新进行了汇报,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并被2005年第10期的《湖南内参》采用。

  如何大力发展我省职业教育,加快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我与王沛清参事一起,对我省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感到,我省职业教育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是,发展是很不够的,集中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与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就加快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就这个建议我在2005年的参事座谈会上进行了重点发言,得到了省里领导的高度重视。

  担任省人民政府参事期间,我还参与了《增加教育投入刻不容缓》《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育人环境》《对鼓励我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建议》《湖南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建议》等课题的调研,为省委、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有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