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9年第三期 > 纪念湖南和平解放七十周年

吴思敬爱国革命的一生——写在湖南和平义举70周年前夕

时间:   2023-03-15 10:03


吴思敬爱国革命的一生

——写在湖南和平义举70周年前夕

吴晓辉


先父吴思敬先生(1901—1969),字修伯,系湖南平江县龙门乡土龙村人。青年时期积极上进,1922年被以陈茀章为书记的平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吸收入团。“马日事变”后逃往南京,考入上海群治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后加入国民党。

先父虽加入国民党,但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贯崇拜文天祥、岳飞、林则徐及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革命先贤,常思以一己之力为国为民做一番贡献。在抗日战争中,历任常宁县、衡阳市、湘乡县田粮管理处长,全力支持长沙四次对日会战,并以为政清廉著称,受到第九战区湘乡籍军长彭位仁将军及湘乡县各工法团高度赞誉,赠给“勇义廉政”锦旗。同时,先父还拨发粮食救助逃难到湘乡县的文艺中学师生,受到该校校长、著名爱国人士曹典球先生称道。

湖南著名教育家、先父恩师王季范先生在战乱中流落衡阳,先父接济王先生食宿达一年之久。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先父萌发办报的念头,想通过新闻舆论宣传鼓舞抗日士气,遂与同乡挚友爱国商人汤继成协商,由汤继成提供印刷设备(因他是岳南印刷厂的厂长),创立《湖南日报》。并邀请时任国民党省党部组训处处长的陈大榕任社长,由汤继成先生任总经理,先父任总主笔,另邀著名学者周仁济任副刊部主笔。不久,《湖南日报》报社搬迁至长沙市,社会上认为是国民党党报,而实质上已经为中共地下党渗透控制。

国民党省党部当局为巩固自身权益而利用先父为其效力,反复动员先父出任平江县党部书记长一职。任职不到一年,先父听从恩师王季范建议,坚决辞去平江党部职务。经同乡挚友湘雅医学院院长凌敏猷介绍,结识由中共福建地下省委派来的刘润世。经凌敏猷联络,刘润世与湖南省工委周礼、欧阳方等领导人建立了密切关系,并成立一个地下组织—湘东革命工作委员会。先父在刘润世的热情鼓励下加入该组织,并按刘润世意图安插骨干萧艾先生担任湖南日报报社主笔,掌握新闻导向。经先父与汤继成总经理密商,印刷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城市政策八条》等九种文件,由湖南大学进步学生四处散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时刘润世隐蔽在凌敏猷家(因在雅礼中学内,特务不敢入内),并约见了程潜、程星龄、唐伯球等上层人士。另利用彭家井的天主堂医院的候诊室约见湘东工委成员,策划、指挥“策反组”“情报组”“兵运组”“宣传组”的工作。由联络员寻先治警卫、护士长冯思慧掩护,刘从便门入,情况紧急时从后门撤离。刘领导的湘东工委与省工委紧密配合,为促成湖南义举积极做程、陈两将军身边亲信骨干的工作,如绥靖公署的中将秘书长刘岳厚、长沙市长蒋昆以及克强学院院长汪士楷等。1949年8月,先父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湖南各界为避免战祸、呼吁和平的签名运动,长沙各报于8月1日刊发。程潜、陈明仁两将军顺应历史潮流,毅然于1949年8月4日向全国通电起义,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刘润世历任湖南军政委员会秘书处长、省委统战部副秘书长兼省政府交际处长。先父经王季范介绍,于1951年在华北革大政治研究院学习。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影响,刘润世于1957年“反右斗争”中遭迫害,先父亦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坐冤狱致死。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刘润世得以平反,恢复工作,先父的错案亦被彻底平反。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还给先母颁发“上层爱国人士遗孀定期生活扶助金”证件。

(作者单位:长沙市艺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