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8年第三期 > 三湘人物

罗喜闻两代人铸成的文化丰碑

时间:   2020-12-30 16:12

郭清彬


罗喜闻

20171014日,东山枫红,沱江水碧,华容县图书馆笑语声声,一场隆重的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从北京专程而来的罗汝璠、罗汝珩、罗汝玫白发兄妹,将父亲罗喜闻生前编纂的22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地理考证》及《〈资治通鉴〉古今地名对照表》11册、《两汉郡国疆域表》12册,捐赠给家乡图书馆,并深情讲述了其父亲的生前艰辛著述、子女筹资百万元影印出版的经过。人们由衷称赞,两代人为中华文史园地又铸成了一座丰碑。

毛泽东周恩来赞赏的饱学之士

罗喜闻,字承鼎,华容县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早年攻读“四书”“五经”,1905年考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1909年毕业后回乡教书。1914年至1916年,先后在南洋群岛、上海和湖南沅江等地任中小学教师。

罗喜闻是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早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191710月,他在广州获知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立即回县邀高风、何坤(长工)等华容学子,联系毛泽东、蔡和森、李富春、李维汉等到北京。在华容学子租住的内府库8号(现纳福胡同31号)房间,罗喜闻曾同毛泽东、蔡和森纵论时事,相议勤工俭学之事。谈吐间,毛泽东非常敬佩罗喜闻的学识, 称他为“饱学之士”。 罗喜闻、蔡和森等通过向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申请求助,参加北京大学留法勤工俭学班习法文。经过近3的奔走呼号,终于通过湖南同乡、北洋政府署理教育总长范静生出面与湖南省署洽商,筹得出国路费。19201215日,罗喜闻及何坤(长工)等一行10名华容学子,乘智利号邮船赴法国。在大西洋彼岸,他先到拉马西煤矿挖煤半年,后往北方参加打扫战场,再转入菲尔米克火车轮工厂捶铁轮。继而进巴黎万花酒楼洗碗碟,到针织厂编织花边,以勤工挣来的收入维持俭学费用。在艰难的岁月里,罗喜闻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陈毅、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的共产党人。当赵世炎、陈毅等125名勤工俭学生为争取在中法里昂大学就读而被反动军警拘禁时,他6次前往探视,并机智救出学生代表赵世炎。

19247月,罗因妻子病重回国。 19251月被公众推举为华容县教育局长。19275月长沙“马日事变”,罗喜闻因大力支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活动遭受湖南反动政府通缉,遂与数名学生逃亡洪湖,后转赴上海,在上海劳动大学任教授。1929年至杭州任浙江省政府设计委员会统计处主任;1931年设计委员会统计处改组为经济所,任所长;1934年改任建设委员会参事兼经济所所长。1939年春在重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与时任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重逢。1941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议。1942年年初到昆明任中法大学训导长兼文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北平研究院社会科学组院士,人称饱学之士。

先生一生酷爱教育事业,热心为家乡培养人才。1938年,南县湖西中学创建,时任重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的罗喜闻,欣然同意出任湖西中学董事长,并捐赠大量图书,支持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华容九斤麻定居,19463月出任南县私立湖西中学校长。

罗喜闻先生一生多彩多姿,与国共两方面的诸多名流政要都有所交往,但其生性淡泊,素以无党派人士自居,友朋敬称为“罗圣人”。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晚清、民国磨难的罗喜闻欣喜若狂。是年底,应何长工之邀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与罗喜闻握手叙旧,说:“我们是30年前在法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战友。先生学识渊博,望能为国效力。”罗回家后连夜向周恩来写信:“我年逾花甲,无心从政。欲兴邦国,先兴教育……恕罪恕罪!”此后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罗喜闻被任命为重工业部教育顾问,兼机关中学校长;1951年派任重工业部职工子弟温泉中学校长;1954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直至逝世。

资深学者呕心沥血写巨著

1952年,毛泽东号召当时的干部多读《资治通鉴》,学习历史经验;后又组织人员给《资治通鉴》标点,罗先生也参与其中。作为被邀专家,他觉得不了解古今地名历代变迁是读懂《资治通鉴》的最大难点。当时中科院负责地震研究的学者和外交部相关人员亦因古今地名变迁较大,特别是清朝至民国时期,中国地理版图变更较多,他们工作多有不便,多次向罗喜闻请教。于是他萌发了针对《资治通鉴》所牵涉到的地名历史演变过程写一部工具书的愿望。

早自留学法国期间,罗喜闻就以治学劬苦、学识渊博著称,而尤醉心于历史地理。1953年,他已年逾花甲,时不我待,于是他将自己关在家中的小书斋里,没有节假日,无论滴水成冰的寒冬,还是挥汗如雨的酷暑,每天从早到晚,总是戴着套袖,笔耕不辍。《资治通鉴》中涉及逾万处地名,研究难度极大。为保证著述准确,他除自己博览众书外,还指导其子罗汝璠、罗汝珩利用学余的一切时间整理地名卡片,供他审阅、利用。他在书的自序中写道:“腹笥既俭,存书复少,年暮力衰,又不能日日奔走于图书馆之门……”写作艰辛,跃然纸上。

呕心沥血十三载, 古稀变身耄耋翁。1965, 罗喜闻的巨著《〈资治通鉴〉地理考证》终于脱稿。他承袭质朴的学风,以求实切理为原则,将《资治通鉴》中的12375处地名,按照其在各卷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标注古地名、今地名,再逐一述明该地自上古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地理沿革,列之以表,间附以图,且又有所纠谬。若遇有与前辈学者见解歧异或学界尚存争议之处,则旁征博引,详细考证,尤其于地名变更、治所迁移的年代,力求详确。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荣博士撰文说:“当今学界于《通鉴》地理用功最勤、最深者之一,他就是罗喜闻。”

孝心子女筹资百万铸丰碑

《〈资治通鉴〉地理考证》脱稿之日, 正是

“文化大革命” 序曲奏响之时。当时的中国社会正遭受着猛烈的政治冲击,文化领域首当其冲,《〈资治通鉴〉地理考证》自然不能出版。视知识如生命的罗喜闻,和子女一起将书稿用破旧的纸箱装好,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躲过了红卫兵的洗劫。罗喜闻期盼书稿早日付梓,供人学用。

但是,老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19723月,罗喜闻长逝,时年85岁。

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让父亲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得以保存、流传,并为后学者鉴,罗汝璠三兄妹决定自筹资金, 印刷出版。罗喜闻写作态度严谨,常屏气凝神,先打腹稿,然后一气呵成,300余万字的巨著全是精美的毛笔小楷写成,少有修改的地方。为了保存这份珍贵学术成果的原貌,三兄妹决定影印。于是,由其长子罗汝璠整理文稿,幼子罗汝珩打字,女儿罗汝玫往来奔波,经过3年多时间,整理出了1米高的手稿,再买来最好的宣纸影印。原稿纸较薄,必须先垫一层纸,再扫描影印,出版过程之繁琐、艰辛可想而知。历时5年多,耗资100万元,100套精美线装《〈资治通鉴〉地理考证》终于影印问世。

巨著影印成册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外一些知名图书馆和大学先后来函购买。罗氏兄妹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父亲的遗著只赠不卖!于是三兄妹自费坐飞机, 乘火车, 开汽车, 将每套价值一万元的《〈资治通鉴〉地理考证》22册及《〈资治通鉴〉古今地名对照表》11册、《两汉郡国疆域表》12册,慷慨捐赠给有关部门单位。现在, 该套巨著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岳麓书院等收藏,其工作学习过的单位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北京市47中(原中央重工业部子弟学校)、湖南省南县一中(原湖西中学)、湖南省常德一中(原湖南省西路师范学堂)及华容县图书馆亦获赠藏。1948年,罗喜闻曾受台湾省政府之邀,赴台担任台湾省图书馆研究员,并参加修订《台湾史》的工作。20177月,罗汝珩沿着父亲的足迹,飞赴台湾图书馆捐赠此书。除此之外,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等海外院馆都收藏了这套书籍。他们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称这部巨著是他们了解中国地理历史的经典教科书,是中华通鉴学园地的又一座丰碑。诚如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兆光先生所言:“《〈资治通鉴〉地理考证》一书中的若干论点,有些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并催生出大量的专题论文。该书当年填补的一些空白,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极有见地而富于启发意义的。”

父亲潜心研究,子女孝心印制,两代人的心血为通鉴学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社会各界对罗喜闻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学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其不慕荣利的处世风范、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定意志由衷赞赏,对罗汝璠兄妹为父出书赠书的孝行深表敬意。85岁的罗汝璠深情地说:“我们将老人家的遗著影印成册,昭告天下,一是完成了先父心愿,二是为中国通鉴学园地再铸一座丰碑,这就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好怀念!”

作者单位:华容县文广新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