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栏目 > 湖湘文史 > 文史拾遗 > 2017年第一期 > 文史述往

汉口长沙会馆初探

时间:   2017-06-20 17:06

张垠

  近日,在汉口大董家巷号,一工人正在清理墙上的石灰,“长郡馆”个字清晰显露出来,周边居民见此议论纷纷,称其为旧时“长郡会馆”(即长沙会馆)馆名。

  前段时间,武汉市江汉区民族满春房管所在大董家巷一带维修房屋,拆除临街一危房后,露出了一面老墙,上有一“馆”字。颇具文保意识的江汉区民族街工委书记黄志宏发现后,立即拍了照片,并让紫竹片房屋征收指挥部的祝波去现场调查。祝与笔者旋即找到房管所负责人,要求将“馆”字右边的字清理出来。由于该面墙体曾被住户开了一扇门,致使会馆的“会”字开了“天窗”,故仅存“长郡馆”3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名四周镶嵌了精美花边,其中居然有人物故事。

  为了探究长沙会馆的原貌,笔者采访了当地原居民。76岁的曾松林老人世居于此,他介绍说,这面老墙原有30余米高,“长郡会馆” 馆名上方还有一方汉白玉石,约1米高,80厘米宽,上竖书“禹王宫”3个大字。这不由让我联想到曾看过的汉阳“川主宫”老照片,其宫名亦为竖排,气势巍峨。据悉,昔时会馆尚祀神,借此使旅居异乡的游子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故会馆多以神殿名称命名,如江西会馆称“万寿宫”,黄州会馆称“帝主宫”,湖广会馆称“禹王宫”等等,由此可见曾松林老人所言不虚。

  老墙前面即为会馆大门(门柱仍在),门前有一对3433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名四周镶嵌了精美花边,其中居然有人物故事。为了探究长沙会馆的原貌,笔者采访了当地原居民。76岁的曾松林老人世居于此,他介绍说,这面老墙原有30余米高,“长郡会馆”馆名上方还有一方汉白玉石,约1米高,80厘米宽,上竖书“禹王宫”32米余高的石狮,一雄一雌。狮口中的圆球可转动,其雌狮曾“住”在曾家。两石狮八十年代移至江汉公园,后被武汉市园林局调拨至黄鹤楼景区。会馆里面有钟楼和鼓楼,并建有禹王庙。曾松林老人还在现场拾得一块“长郡会馆”青砖,说是留个念想。

  曾松林老人带我到大董家巷28号,从2楼天窗上至坡屋顶,惊见一长2.4米、高1.2米的匾额,上书“溯湘”两个大字。匾额系双层花边,花纹精美。“溯湘”二字系颜体,笔力浑厚,挺拨雄劲(图)。

文保人员将长沙会馆小石狮取走保护

  “溯湘”,应为溯源湖湘之意。笔者查询相关史料得知,湘水地名甚为古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于今长沙市设湘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因湘县临近湘水,改为临湘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八月,又在此设立湘州。自此,湘州一直成为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今日。由此可见,“溯湘”匾额出现在长沙会馆,可谓是名至实归。笔者判断,约在大董家巷40号房屋的位置,应该还有一方匾额,至于上书何字,就难以猜度了。

  2016年11月9日,《武汉晚报》以《拆危房拆出清代“长沙会馆”》为题,刊发了笔者采写的图文报道。一时间,引起众多历史和文物爱好者关注,武汉电视台记者也前去做电视采访。一80岁的韩姓老先生手持一幅自绘的当年长郡会馆平面图,从汉阳赶到汉口,与曾松林等当地老居民一起追忆昔日的会馆。曾松林老人看了韩先生画的平面图后,指出钟楼与鼓楼的位置画反了,“晨钟暮鼓,钟楼应在东边”,并标注了禹王庙所在的位置。

  某文保部门闻讯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调查,发现石柱上立有一尊精美的小石狮。据曾松林老人介绍,原大门两端立有6根石柱,每根石柱上立一小石狮,如今仅存一个。文保人员经过一番周折,在民族街办事处和当地派出所的协调配合下,将其取走保护。据文保人员称,清代长沙会馆颇有历史影响力,现今残存的历史遗留物不多,这尊石狮文保价值较高,若不保护,可能会流失。

  然文保人员遗漏了同为文物的石柱,从而大大降低其文物价值。据笔者观察,石柱上有榫头,与石狮下的榫眼契合,由此固定石狮,可见狮与柱原本一体。文保人员取狮舍柱,实为分割文物的不当之举。

  本埠有一位关注长沙会馆多年且为笔者敬重的历史专家,他搜集到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洛卡泰利于1923年5月18至21日在汉口拍摄的一组照片,判断其中一幅为长沙会馆。

  笔者经过现场勘察及走访当地老居民,其结果基本是否定的:其一,老照片上标有“馆名”的大门山墙与疑似大董家巷28号的“溯湘”匾额墙面错落为3层,而据笔者观测,现场的整个老墙则在一个平面上。其二,原大门前有6根石柱,上立石狮。笔者测量过石柱,其高达3米,照片上疑似石狮的高度显然不够。此外原大门前立有两尊高达2.5米的大石狮,照片上并未见到。其三,老照片与现场房屋最为相似的是凸出的墙头花饰,但据求实先生在汉网上所发对比图来看,花饰不似。其四,老照片上未见曾松林老人所称,“长郡会馆”馆名上方有竖书“禹王宫”3个大字。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老照片上的建筑并非长沙会馆。

  机缘巧合的是,曾松林老人领我至长沙后巷介绍馆内禹王庙的方位时,我遇到一同事。寒暄中,路旁副食店一店主大声告诉我,同事的祖辈便是长沙会馆的“管事”。

  次日笔者见到了同事年届九旬的父亲彭自修,然其面相不老,思路清晰,记忆惊人,且声若洪钟。他继父童保棠系湘潭人,1893年出生,时任长沙旅汉同乡会董事长。童保棠主要从事棉絮卷花生意(即俗称“弹棉花”),在长沙后巷开有“老童万泰恒”店。当时该巷还开有“义兴和”“万泰和”和“仁和兴”等棉花店,俨然棉絮卷花一条街,颇有名气。当年本地人买棉絮首选这里,而以“老童万泰恒”的生意最好。童保棠为人豪爽,乐于助人,被推选为同乡会首领。

  当年汉口二盛巷、大董家巷至长沙后巷的房屋均为长沙会馆所有,面积远大于现今的黄陂街小学长沙巷校区。其大部分房屋租给湖南人,租金多用于接济落难老乡。童保棠代表同乡会为遇到困难的老乡买车票、找工作、租房子乃至办丧事,会馆有一本账,开董事会时会公开房租和捐资的用度情况。

  据彭自修老人回忆,长沙会馆曾一度需佩牌进入,准入牌上有“尚武精神”四字。当时会馆热衷于教徒习武,聘请武打教头培训年轻的乡党,据称此与湖南人同安徽人争夺宝庆码头有关。当年湖南人分为湘乡帮、浏阳帮、宝庆帮等,其中宝庆帮最爱在外惹事,一遇打架便来会馆邀人。

  早在清嘉庆初年(18世纪末),宝庆人便占有了宝庆码头,由于宝庆帮船只往返时间长,无人留守,徽帮乘机占了码头。随后的争夺中,宝庆帮处于下风。至嘉庆中叶(19世纪初),宝庆帮依何元计策,请时任侍读学士的新化人刘光南出面干预,夺回码头。财力雄厚的徽帮岂肯善罢甘休,多次与其械斗,宝庆帮在曾国荃、左宗棠等人的支持下,连战连捷,并扩大了地盘。汉口宝庆会馆是宝庆帮历次与徽帮打斗与争讼的领导与组织者,长沙会馆给予了人力与财力的支持。直至1949年武汉解放,这一持续达140年之久的码头纷争才告以结束。

  李西亭先生曾在《汉口长沙会馆》(此文恐为武汉唯一记写长沙会馆的文章,全文仅数百字,载《武汉文史资料》1996年第3期)一文中称,长郡会馆建于清道光1827至1850年间。当笔者将该建馆年代引用至报道后,受到方家质询,其原因为目前能查询到的方志中并无长沙会馆建馆年代记载。记录会馆公所最为详尽的史志为1920年出版的《夏口县志》,共收录武汉会馆公所200余所,其中105所有创办年代,而长郡会馆始建年代不详。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出现了长郡公所,与“建于清道光1827至1850年间”的说法相符,其存世至少有150年历史。

  旧时许多名流和文人曾为汉口长沙会馆题过楹联,其中颇有影响的是湖南安化人陶澍所题:

  隔秋水一湖耳,看岸花送客,墙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

  共明月千里兮,记夜醉长沙,晓浮湘水,相逢好话江山。

  近代学者吴恭亨曾称此联为“其佳在四周围故事搬演生成,如金之铸,如岳之镇”。

  清朝大臣左宗棠也曾为该会馆撰联:

  千载此楼,芳草睛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相思落梅中。

  吴恭亨先生说此联“亦流丽可喜。盖文襄时以讨叛正西征,故有对幅”。左宗棠系湖南湘阴人,其收复新疆之役,被誉为“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当年曾有“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之说,可见其在朝野的地位和影响。左1885年去世时,朝廷追授其为太傅,恩谥“文襄”。其题联于长沙会馆及助宝庆帮抗衡徽帮,均有渊源可循。

  读联生情,笔者想象昔日的长沙会馆定是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当我以此分别问及彭自修和曾松林两老时,他们的答案却是否定的,甚至称会馆内没有一棵树。我当时震惊了。

  历史不能更改,它有时甚至不容我们有一丝想象。我们既不能媚俗加以粉饰,也不可唯上予以丑化,只有尽可能地如实记录。

  前日,笔者专程踏访了汉口长沙会馆旧址——黄陂街小学长沙巷校区(即从前的长郡小学,后曾改名长沙巷小学),该校除了遗留下两段老墙外(且被粉刷一新),已无任何会馆的遗迹。看着全校学生正整齐划一地做着广播体操,让人不由感受到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园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