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故巷曲园情——追记南京曲园酒家的创始人邹桂生
时间: 2016-07-13 15:07
江异
我的《民国湘菜秘闻》一书2015年12月中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热心的读者又给我提供了一些有关民国时期湘菜史料的线索,其中就有家住星沙毛塘铺的邹汉明先生,他是南京曲园酒楼创始人邹桂生的孙子,他给我补正了书中《湘菜园五曲》一章几处不够全面的地方,特别是对他爷爷邹桂生,书中甚至遗漏了。
邹桂生(1890—1961),长沙县安沙镇人,7岁时即父母双亡,成了一名孤儿,是当地一位农妇收养了他。那个年代农村妇女一般都没有正式名字,这位善良的农妇夫家姓陈,娘家姓蒋,所以就称陈蒋氏。陈蒋氏家里也很穷,自己在一位清朝做官的龙老爷家里当佣人,她对龙老爷说“我给你家里做事不要工钱,你让我桂生伢子在你屋里吃点饭要得不?”龙老爷答应了,邹桂生就这样跟着养母在龙家长大,他没有读过一天书,是个文盲。
邹桂生11岁那年,龙老爷征得陈蒋氏的同意,介绍他到新开张不久的长沙奇珍阁酒家学厨师,与后来在奇珍阁当老板的周秉乾是师兄弟,师傅是袁德和。邹桂生16岁那年,龙老爷见他做厨师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技术,就把他召回来,帮龙家打理厨房。龙家名声显赫,几乎天天人来客往,餐餐都是几桌人吃饭,厨房里要有人办得出好菜。
从这时候起,邹桂生在龙府上就不是“吃白饭”,而是拿工钱了,加上养母陈蒋氏也早就有了工资,母子俩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辛亥革命的1911年,邹桂生21岁,他不但厨师手艺好,做事精明能干,在龙老爷家里五年下来,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人也出落得一表人才,养母很喜欢他,便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许配给了邹桂生,这就是邹汉明的奶奶邹陈氏。邹桂生与邹陈氏育有一女一儿,女儿邹素珊1918年出生,后来嫁给了沈醉的二哥沈仲恒。邹汉明的父亲叫邹祥麟,1920年出生,本来是学医的,但1945年日寇投降后,南京曲园业务蓬勃发展,邹桂生叫儿子去南京曲园帮他做过几年账房先生。
南京的曲园有两处地方,老曲园在碑亭巷24号,1938年就有了,场地不大,招牌叫曲园酒楼,其实并没有楼,三个股东老板是邹桂生、杨西池和周裴诚。1945年以后由于业务拓展,他们又在太平路开了一家新曲园,这里场地宽敞,进大门有一个很大的地坪,可以停车,也可以露天开酒席,而且有楼座也有包厢。
曲园的股份按大股十股,邹桂生、杨西池、周裴诚每人各占三股,余下一股给厨房里的大师傅们共有。邹桂生因为是学厨师出身,虽然不识字,但对餐饮业的进产销存四个环节管理都十分到位,因此两处曲园的生产经营都由他说了算。杨西池是湖南衡山人,外号杨四胖子,他因为在行政院吕秘书那里开过饭(承包食堂),场面上的人认识得多,所以他负责接待工作和社交公关。周裴诚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位退役师长,他隔三差五带些军界政界的人来吃饭,基本上不管店里的具体事务。
南京曲园老照片
当年的曲园是南京经营湘菜的头一块招牌,很多湘菜名厨如周迪吾、刘清溪、孔浩辉、彭长贵、周子云、周九龄等都曾经在曲园当过大厨,特别是南京政府选总统、副总统的1948年上半年,几位候选人为了拉票,竞相在曲园请客,生意更是出奇的好。邹汉明那时年纪虽然很小,但他亲眼见到他父亲邹祥麟晚上整理一天的营业款,就带过两根金条回家。
杨西池、周裴诚在当时也算是有身份有实力、在社会上能呼风唤雨的人,为什么会看上门不当户不对的手艺人邹桂生?据邹汉明分析,这也可能沾了沈醉一点光,因为邹桂生是沈醉二哥的岳父,而那时沈醉是蒋介石、戴笠面前的“红人”,谁不畏他三分?再加上邹桂生本人做厨师的技术、声望都足以服众,有他在,厨房里就相安无事,因此这也是“强强联合”。
1948年年末,南京政权风雨飘摇,民间也天天在喊要打仗了,邹祥麟审时度势,决定带着妻室儿女回湖南,但邹桂生说什么也不肯同行,他放不下他亲手创办的曲园,他坚持要亲自管理这两处店子。其时,老伴已经去世,他便一个人留在了南京,而且就住在碑亭巷24号老曲园进门的过道边自己搭的一个小阁楼上。待到1956年公私合营,邹桂生66岁,这才从经理位置上彻底退下来,但他仍然不肯离开曲园,仍然不肯离开那个不足10平米的栖身小阁楼。如果从他11岁学厨师算起,他的湘菜从业工龄有55年。
邹桂生1961年突发脑溢血去世,终年71岁。他晚年的生活,是徒弟杨庚生照顾的。杨庚生是杨西池的亲戚,比杨西池小一个辈分。
1987年11月初,邹汉明到南京出差,特意到了碑亭巷的老曲园,去凭吊爷爷,他请杨庚生带他上了爷爷住过几十年的小阁楼,杨庚生告诉他,邹桂生晚年比较孤独,也经常念道湖南的儿孙,但他总总还是不愿离开曲园。因为是脑溢血,去世前七孔流血,当时也只有杨庚生一人在床前送终。
曲园的领导知道老经理的孙子从湖南来了,对他特别客气,把他作贵宾招待,但物是人非,使人不免唏嘘!回来后邹汉明写过一首七律,表达他的心境:金陵故巷思故人,裕后孤身度残生。命舛有家归未得,年荒无菽水焉承。曲园客来认新主,小楼人去成贵宾。最是今生肠断处,临终泣血盼儿孙!
(作者单位: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