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鉴
时间:2011-05-09

潘鉴,别号淡尘,1909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三民乡(现新邵县严塘乡)。其祖父勤俭耕作,薄有田产。其父亲系晚清童生,精国术,通诗文,办私塾于乡里。潘兄妹十二人,排行第四。潘幼年聪慧,师从于父,读私塾,习国术。1919年入国民高小,1922年入宝庆国学专修馆研修国学,故国学、国术皆为所长。
1925年5月,为报效国家,潘遵从父命,加入湖南暂编第三师六旅学兵队从军,开始了军旅生涯。1928年5月,潘在彭德怀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一团九连任准尉司务长,并被彭德怀保送到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教育团受训。
1937年卢沟桥事变,潘时任国民党第四十六师中校参谋,于9月随部参加淞沪会战。战斗在苏州河南岸姚家宅一带展开。日军攻势猛烈,火力强大,该师与之来往交错,为时一周。潘在战斗中因时而动,顽强指挥,阻击敌军,因功被晋升为上校参谋处长,但终因官兵伤亡过半,不得已奉命撤往安徽。
1939年,日军进攻湘、桂,潘时任国民党宝永师管区补充团上校团长,为支援前方战斗,在万般艰难中四处奔波,积极调配人马,筹集粮秣,及时为前线战场输送了6个团的兵力。
1942年6月,潘晋升为国民党陆军第一〇五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于同年秋日,率部抵达第三战区浙江龙游前线,与日军相持一年之久。1944年2月,调任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新三十三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在滇缅边境率部作战,参加了反攻惠通桥、松山等战役,战斗持续几近一年。
抗战胜利后,潘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委少将参议、国防部少将部员、湖南保安司令部少将政工处长等职。其对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很是不解,虽不敢公然反对,但思想上却发生了变化。潘二次冒险将被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军区司令员成铁侠之妻中共党员刘琪保释出狱。同时还支持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潘光明秘密活动,并与之交往以为掩护。
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潘在昆明向解放军昆明军管会投诚,1950年参加云南军官解放团受训。翌年4月因历史原因被捕,入狱25年,1982年8月平反恢复名誉。1983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后担任新邵县政协副主席、邵阳市政协常委等职。
潘鉴2003年5月在新邵去世,享年95岁。
1925年5月,为报效国家,潘遵从父命,加入湖南暂编第三师六旅学兵队从军,开始了军旅生涯。1928年5月,潘在彭德怀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一团九连任准尉司务长,并被彭德怀保送到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教育团受训。
1937年卢沟桥事变,潘时任国民党第四十六师中校参谋,于9月随部参加淞沪会战。战斗在苏州河南岸姚家宅一带展开。日军攻势猛烈,火力强大,该师与之来往交错,为时一周。潘在战斗中因时而动,顽强指挥,阻击敌军,因功被晋升为上校参谋处长,但终因官兵伤亡过半,不得已奉命撤往安徽。
1939年,日军进攻湘、桂,潘时任国民党宝永师管区补充团上校团长,为支援前方战斗,在万般艰难中四处奔波,积极调配人马,筹集粮秣,及时为前线战场输送了6个团的兵力。
1942年6月,潘晋升为国民党陆军第一〇五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于同年秋日,率部抵达第三战区浙江龙游前线,与日军相持一年之久。1944年2月,调任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新三十三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在滇缅边境率部作战,参加了反攻惠通桥、松山等战役,战斗持续几近一年。
抗战胜利后,潘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委少将参议、国防部少将部员、湖南保安司令部少将政工处长等职。其对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很是不解,虽不敢公然反对,但思想上却发生了变化。潘二次冒险将被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军区司令员成铁侠之妻中共党员刘琪保释出狱。同时还支持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潘光明秘密活动,并与之交往以为掩护。
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潘在昆明向解放军昆明军管会投诚,1950年参加云南军官解放团受训。翌年4月因历史原因被捕,入狱25年,1982年8月平反恢复名誉。1983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后担任新邵县政协副主席、邵阳市政协常委等职。
潘鉴2003年5月在新邵去世,享年95岁。